第360章 導彈艇的戰略價值(2 / 2)

雖然這麼乾,充滿了“有錢任性”的感覺,但是這絲毫不浪費,常說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前期不投入,那後期就不可能掙大錢。

目前王燁瞄準的導彈艇的最大市場,其實不是伊拉克和伊朗,而是巴基斯坦,因為印度方麵在經過重型火箭炮的“洗禮”之後,進攻的越發謹慎了和穩固了起來,甚至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放棄了“閃電戰”的戰術,開始維護已經拿到了的克斯米爾的土地,這也導致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戰爭,似乎進入了一種微妙的僵持狀態。

但是在王燁看來,這是一種假象,因為戰爭已經進行到了這一步,甚至新德利已經發表了聲明,表示小巴自古以來就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印度不可能因為之前那一點小小的損失就望而卻步,甚至是放棄繼續戰爭,這不符合他們的沉沒成本。

所以戰爭是一定要繼續進行的,而在陸地上,雖然印度依然屬於強勢方,但是巴基斯坦在擁有了重型火箭炮之後,確實對印度造成了一定的威脅,那麼印度為了改變這種局勢,一定會采取其他的辦法,比如想方設法的封鎖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進口渠道。

最簡單的,就是封鎖巴基斯坦的外海。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並且巴基斯坦在海上確實沒有打過印度,外海航運就是被印度給徹底封鎖了,那巴基斯坦就已經死了起碼九成。

畢竟現在巴基斯坦已經丟失了克斯米爾,而克斯米爾是他們從陸地溝通北方老鐵的必經之路,在陸地通道和海上通道都被切斷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隻能從空中獲得物資補給,那些物資的數量相對於戰爭規模,可以說就是杯水車薪了。

並且這個情況出現的概率非常高,因為在過去很多年的多次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衝突中,戰爭打到最後,印度十有八九會采取這一招,這也是為什麼印度這個國家,對於航母一直有一種迷一般的愛好和追求的原因,並且從過去多次衝突的情況來看,巴基斯坦在海上也確實打不過印度,被打到封鎖外海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巴基斯坦想要破局,無非三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哭著喊老美爸爸,請老美派遣航母戰鬥群過來維持秩序。

第二個辦法,想辦法奪回克斯米爾的部分地區,重新打通陸地通道,並且北方老鐵願意配合他們,在相當艱苦的區域,想方設法大量投入的修一條路,一條起碼能達到縣道水平的公路,然後大規模的向他們運輸物資。

第三個辦法,想辦法增強海上力量,正麵打破來自印度的封鎖。

而在王燁看來,第一個辦法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老美甚至願意付出一百多億美元也不願意派出航母戰鬥群,就已經說明了情況,說明他們對於巴基斯坦的重視是有限的,不太可能因為巴基斯坦而再次卷入一場麻煩的戰爭,對手還是有蘇聯支持的印度,這麼一個體量頗大的國家。

至於第二個辦法,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巴基斯坦想要奪回陸地通道就很難,北方老鐵修路更難,那地方條件非常艱苦,修路的代價非常之大,而且就算是北方老鐵願意舍命救這個小兄弟,修路也是要時間周期的,哪怕拚死了乾,起碼也得一年多時間。

但是一年過去,指不定伊斯藍堡都改名叫新伊斯藍堡,或者更新德利了。

所以,隻有最後一個辦法,是一個好辦法。

但這個好辦法也有問題,那就是巴基斯坦想要增加海上的力量,在那種情況下,暫不提老美和西方國家會不會賣給他們軍艦,光是他們接收軍艦和訓練部隊,時間上就來不及,他們的伊斯藍堡還是會被改名為新伊斯藍堡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紅星聯合體的導彈艇可以大規模的交付,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導彈艇的使用非常簡單,甚至如果為了追求效果最大化,完全可以當成一次性的耗材來使用,買上一兩百條導彈艇,再買上幾萬發適配的特種反艦火箭彈,到時候隻需要少量的海軍人員,經過簡單的熟悉訓練,就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幾十條導彈艇鋪天蓋地的衝過去,對著印度的艦隊就是放反艦火箭彈,就以印度艦隊的那點實力,根本不可能頂得住。

如此一來,聯合體不就又發財了?現如今這點投入,算什麼呢?

當然了,這個計劃對於聯合體來說也是一個挑戰,首先導彈艇要能儘快的通過測試達到量產的標準,其實可以量產之後,也要爆發出足夠的生產能力,確保能夠滿足巴基斯坦的飽和攻擊的需求,畢竟導彈艇名叫海狼,不能形成規模,就沒有戰鬥力。

總而言之一句話,時間很重要。

最後,聯合體隻要達到了這兩點,巴基斯坦大概率就能用錢解決外海封鎖的問題。

甚至巴基斯坦的外海已經被印度海軍給封鎖了,港口都回不去也沒有關係,導彈艇可以直接先開到沙特那邊,巴基斯坦派人去沙特培訓同時接船,然後直接從外海殺回去,也不是不可以,隻不過給聯合體多支付一些費用即可,對他們而言是相當劃算的。

至於巴基斯坦沒錢?

問題不大。

畢竟老美雖然不願意因為巴基斯坦直接出兵,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看重巴基斯坦,該掏錢還是會掏錢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我相信我們的導彈艇,一定可以一戰成名,給這個世界一點小小的震撼,最後給我們帶來大量的外彙!”

最後,王燁握著康正陽總師的手,笑嗬嗬的如此說道

與此同時。

印度,新德利,國防部大樓會議室。

隻見帶著頭巾的印度人薩霍坐在那裡,看起來頗有幾分坐立難安的焦慮感覺,下一秒房門被推開了,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蘇聯人伊萬諾維奇走了進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