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諸位負責的區域,如果民眾對土豆接受程度高,所在教堂還能得到300裡弗的獎勵。”
博蒙看到屋外的教士們興高采烈的樣子,猶豫了半晌,最後長歎了一口氣,對約瑟夫道:“王太子殿下,或許您是對的,土豆可以加在《最後的晚餐》上。”
他又在心中默默搖頭:隻是,這不會有什麼作用的,即使教會同意,那些人也不會讓自己的土地種上土豆。
……
很快,新版的《最後的晚餐》出現在巴黎的油畫店裡。畫中,耶穌麵前的盤子裡,赫然多了兩個土豆,伯多祿身前則添了一小碗土豆泥。
巴黎的各大報紙上也開始刊印這幅畫作,雖然是黑白的,畫板也刻得不是非常精細,但那兩個凹凸不平的球狀物,任誰都能看出來是土豆。
宮廷禦廚巴爾納貝的“旋風薯塔”攤位前,市民們仍是非常猶豫——上百年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不過有家裡非常困難的人,看到前幾天吃了土豆的流浪孩子依舊歡蹦亂跳,絲毫沒有中毒或生病的樣子,不禁也有些意動。
終於有人抱著必死的決心,吃下一串免費的炸土豆,當即香得直砸吧嘴。
巴黎其他地方,由禦廚製作的土豆泥、炸薯條之類,也很快被人免費領走。雖然敢於嘗試的人依舊很少,但那看不見的巨壩上,已出現了道道裂痕。
……
與此同時,杜伊勒裡宮內外已然一副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數百名木匠、泥瓦匠、玻璃匠正修補著門窗、牆壁和吊燈之類,由於荒置太久,兩千多間房間中,超過八成都需要修補。
衣著考究,頭上的三角帽卻沾滿灰塵的巴黎商會會長弗萊塞勒正指揮著手下,協調人員和物資的調配。
作為剛組建不久的“巴黎時裝周籌備委員會”會長,他棕色的眼睛裡已布滿血絲,卻絲毫沒有想去休息的意思。
在王太子的要求下,籌備委員會已經做出了一個月內完成杜伊勒裡宮修複工作的規劃,如今財政撥款也已經到位,正是全員玩命趕工的時候。
王宮廣場東側,一座用楓木搭建,超過50米長的大型T台已經完工近半。大量的工人如螞蟻般,將物料送上搬下。
弗萊塞勒心情激動地看著這一切。他很清楚,這場時裝盛會會給巴黎帶來什麼。
那是繁榮!
是聲望!
更是巨大的利益!
而在杜伊勒裡宮西殿的一座大廳裡,約瑟夫看著麵前那數十名臉蛋漂亮,但步伐詭異,肢體動作清奇的女士們,不禁扶額搖頭。
感謝:帥彭、早安清、長安憶、思自在、書友20230301101521800幾位大佬給本書的慷慨打賞!天海山感激不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