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
“大哥,咱們到徐州了,再往前就出東山省了,你給我跨了整整三個地市!”
“你給那麼多,我得跑夠啊,不然人家還以為俺們十裡營宰客。”
“現在又去哪?”
“平東縣啊,你是不是傻?”
“……”
董建深吸一口氣,點支煙。
他發誓,這輩子絕不再來十裡營!
……
次日。
泰市大院。
董建拖著折騰一夜的疲憊身軀,走進自家院子。
董父正在客廳看報紙,瞅到兒子進來,端起茶杯,“我有個項目。”
“沒空,彆找我。”
“搞定了,我幫你兼並市二建。”
“說。”
“前段時間,我憑借十裡營磚窯那個經典案例,拿下了官企改革項目負責人的職務。”
“喲,恭喜,升半級。”
“但當前的問題是,許多官企臨近破產邊緣,甚至有的已經人去樓空,沒人接手,更沒法解決負債。”
“找民企談待遇啊,免稅、減稅、各種扶持,然後半賣半送,甚至白送,總會有人接手。”
“不要想那麼簡單,比如老棉廠、老紡織廠、老煉油廠,設備老舊,產品質量堪憂,無論誰接手,都會更換新設備,而采購新設備,還不如自己重新組建廠子呢。”
“那您頭疼著,我衝個澡,困了。”
董建並不慣著董父。
因為對方給的項目,前期規劃沒問題,實現盈利更沒問題,但到了撥款環節,總是缺斤少兩。
就像385路段,讓他拿3000萬乾1.1億的活,這不坑爹嗎?
“小建啊,你還想不想要市二建?”
“您哪些問題,壓根沒法解決,我一個搞路橋,搞建築的,您總不能讓我接手哪些破廠子,拿來養豬吧?”
董父微微一愣,翻翻文案,思忖片刻,找到準備洗澡的董建。
“最近兩年受經濟危機和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波動較大,供應量也大幅度下滑。
上級為了確保市場穩定,決定釋放冷庫中的儲備肉,而釋放後,冷庫肯定需要補充。
不如你把這些老廠子的舊設備當廢鐵賣掉,再拿這些老廠子養兩年豬,到時候我找儲備管理機構,讓那邊采購你的生豬。
如此,老舊官企改革的問題得以解決,我漲業績。你養豬無需承擔風險,手裡還多了一批新產業,你賺大錢。”
“我手頭沒資金。”
“385路段整改,劃撥了500萬過來,咱這方案跟現有橋洞子一樣,壓根用不到錢,我全部劃給你,姑且算是官企改革的補償金。”
董建眼神一亮。
說出來老董可能不信,他還真會養豬。
這500萬,外加儲備訂單的利潤,等於白給啊!
董建連忙答應下來。
旋即想到被十裡營扣留的二十多了渣土車,剛打算找老爹幫忙,腰間電話響了。
“喂?我是…董經理!”
……
另一邊。
餘家村停車場。
鄉長蹲在23輛渣土車前方,思索著怎麼處理。
昨天被人家三百多號人找上門,對十裡營來說,壓根算不上什麼事。
畢竟當年為了搶東湖的水田,僅有萬把人的十裡營,敢跟十幾萬人口的小湖鎮硬碰硬。
這點人算啥?
但23輛渣土車,總價值五六百萬。
跟寶馬丟了四個車輪,性質不一樣。
如果十裡營占了渣土車,很有可能被辦成大案。
更何況董建不是小角色。
那是泰市老董的兒子。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管理層:總管有權,當地有錢,全民舉手,政協發言。
老董占了中間倆,再加半個總管。
想想就可怕。
話說,我老黃咋就跟對方扳起手腕呢?
鄉長猛然驚醒。
是啊,咱以前喝喝茶,看看報,招招商,糊弄糊弄,一年就過去了。
現在咋就這麼上進呢?
不止上進,還敢撫虎須,搶虎犢子……
這麼下去,是作死啊。
鄉長盯著23輛渣土車,緩緩起身,看向蹲在旁邊的副鄉長。
“這些車,終於從北河搶回來了,快給市三建送回去。”
“送回去?”
“是啊,送回去,表表功。”
“就這麼送回去?”
“不然呢?這些車在北河連變速箱、電啟動都丟了,甚至還有三輛丟了發動機,不送回去,市三建賴上咱們怎麼辦?”
副鄉長懂了,“是這麼個理。”
等到中午。
鄉大院從拳鋪租賃的23輛半掛,裝上瘦身後的23輛渣土車,以及丟了車輪的寶馬,直奔平東縣。
鄉長也撥通董建的電話,親自表功,“董經理,車我給您送過去了。”
“送過來了?”
“嗯,23輛渣土車,以及您的座駕。”
“哼,算你們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