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主駕到32(2 / 2)

沒想到從不虛言的太子,成親後也開始沾染了已婚男人的惡習。

大臣們搖頭晃腦,深感以後的太子將會越來越難纏!

不用以後,太子用實力證明:現在他就很難纏!

比如太子妃提議在全國各地建立書院,讓天下有心向學的學子能夠有書可讀,有學可上。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

太子聽完,沒有嘲笑陳葭提出的計劃有多少漏洞,反而肯定她的建議。

二人促膝長談,針對計劃中諸多不完善的細節,太子都提出了改進的方向和意見。

這讓陳葭充滿動力,整個人都活力滿滿。

皇帝雖然支持太子的上書,但不同意一下子把步子邁太大,認為應該先建立一座試點書院。

等這書院開辦起來,有了足夠的辦學經驗後,再以京城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去。

而教書的先生和學院的管理者,也可以從退休的大儒和第一家書院選取。

太子表示受教,其實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這個,但如果一開始說了這個,恐怕皇帝又要大打折扣。

還不如一開始就給皇帝搞個大的,皇帝討價還價後,就會達到太子心中真正的目標。

該說不說,坑爹如果有排名,全京城的紈絝子弟都比不上太子一人。

皇帝撥款,就會有很多大臣跳出來反對,因為這觸及了他們的利益。

畢竟,在科舉上考取了功名的人,有多半是出自官宦人家。

普通百姓有心向學,也沒有錢財供養一個讀書人。

正所謂上品無寒門,就是這個道理。

皇帝把爛攤子扔給了太子,拒絕大臣們的反對意見,撥款乾脆,但其他幫助就沒有了。

皇帝也想看看,太子如何與諸位大臣抗衡。這是當皇帝的必修功課之一,連這幫頑固的老賊都搞不定,坐上皇位也是擺設!

大臣們吝惜人脈,以為這樣就可以迫使初生牛犢的太子放棄籌劃此事。

完全忘了太子是皇帝的種,最是頑固和不可忤逆。

書院建立在京郊,占地麵積寬廣,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沒有人敢居心不良地搞破壞。

最多是在人才流動當年嚴格控製罷了。

不過是負隅頑抗。

太子完全不把臣子們的抵抗放在眼裡。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人皆有弱點,抓住弱點就能一擊必中。

人才的收羅,他勢在必得。

大臣們千方百計的阻攔,不過螳臂當車,不值一提。

國師聽聞此事,非常上心,他在太子身上看到了仁君的潛質。

近來夜觀星象,發現亂世征召幾乎要消失了,說明他沒來錯地方!

轉折點就在蒼藍國,就在京城,甚至就在太子身上。

國師有錢也有人脈,朝野上下反對聲一片,國師絲毫不懼,站出來力挺太子。

他不僅捐贈大量建校錢財,書籍,還提供很多學識豐富的人才,真可謂太子身邊第一大利器。

國師一出手,直接讓這幫心懷不軌的大臣們傻了眼,有國師助陣,書院的人才招募完全儘在掌握,大臣們想要阻攔也有心無力。

皇帝更是偷偷跟皇後吐槽:老早看這幫鬼東西不順眼了,太子替他好好出了一口惡氣。

皇後笑而不語,皇帝說的正是她想說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