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說道:“我最能打的部將大部分都抽走參加契丹的呼裡台大會去了。隻留下了二千人的護衛,所以才被你們抓住。”言下之意是如果這些人在,自已無論如何也不會被俘。
李純陽聽到他說的呼裡台大會,問道:“呼裡台大會是什麼?”那人知道自已生死就握在這人手裡,不敢不答,說道:“三十日前,我們首領接到契丹可汗的來信,要在呼裡台召開會議,商議秋季狩獵的事宜。我們首領就帶著全族五萬多精銳趕過去參加大會了,我的人也被抽走。”
草原秋季裡草長馬肥,青壯年也能從牧場中脫身,集中聽從首領召喚,所以遊牧部落多是在秋季舉兵。而春季正是馬牛等各種牲畜集中產仔的季節,牧戶要將畜群從越冬地趕往春夏牧場,讓剛剛經曆過嚴冬,變得瘦弱的牲畜吃到新草。這時多數牧民勞動力都要在牧場營作,無法從軍形成戰鬥力。此時正是秋中季節,契丹人集結草原各族精銳,名為狩獵,實為進犯邊地。
李純陽知悉這消息後很是震驚,表麵卻是若無其事地問道:“呼裡台大會是由契丹人搞的,你們跟著瞎摻和什麼呢?”
這人官至左賢王,自會察言觀色,揣摩人心,些時命在人手,暗自思忖,“既然這人在這裡戍邊,肯定不希望被侵犯,我如果說是我極力主張參加呼裡台大會,這人必然不喜。那右賢王向來與我不睦,處處與我做對,不如把此事推到那右賢王身上。”
“我本是不想參加呼裡台大會的,但右賢王極力主張此事,而這右賢王的女兒又是大汗的老婆。他的話自是有份量的,大汗在他的鼓動下,就決定了參加這次大會,還把我的後卒全部帶了去。”左賢王說道。
李純陽暗想,“這奚族就出兵力五萬,契丹人的實力遠在奚族之上,隻怕兵力不止十萬。將近二十萬人的軍隊如果犯邊,隻怕難以對付。這一情報必須馬上報告給安?山,雖然他也不是什麼好鳥,但他現在還沒有反叛,仍是唐朝三地節度使,對抗來犯之敵是他的責任。”
李純陽又問了一些奚人的習性和軍隊情況,這左賢王很是奸猾,對李純陽的提問,往往顧左右而言他。李純陽見也問不出來什麼,話鋒一轉,說道:“像你這樣的地位的人,如果想要贖回去,得值多少啊?”
那人麵露得色,說道:“你開個價吧?”
李純陽也不知道這個價應該怎麼開,其他人也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李純陽試探著說道:“五百匹馬……”他本以為拿這人換五百匹馬就已經是很好了,可還沒等他說完,就見那人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連忙改口說道:“五百匹馬……那可太便宜你了,五千匹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