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9章 實在太妙了(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10971 字 2個月前

聽段綸這麼一說,李愔直接否決了。

“擴寬馬路是不可行的,不過我有一個新的辦法。”

“什麼辦法?”

“建高架橋!讓車子在天上行駛!”

高架橋可以跨越深溝峽穀以代替高路堤的橋梁,還有在城市橋梁中跨越道路的橋梁,由高支撐的塔或支柱支撐。

光是建它的方法就有好多種。

有槽形梁,有板梁,還有箱梁。

每一種都有它的優點。

當然也是沒有最好的,隻有更適合的。

“這高架橋有什麼作用?”段綸這時問道。

李愔緩緩的開口說:“有三點,你聽好了。”

“是,先生。”

“第一點,就是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因為現在的馬路都是固定的,而想要改變馬路的寬度,實行起來十分困難。可是如果在高空中造橋,結果就不一樣了。

有了高架橋,它可以在城市規劃格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了它,就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間資源,使不同的車輛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中順暢行駛,上麵的車影響不了下麵的,而下麵的車,因為有了高架橋,所以,進一步的減少車輛之間的衝突,提高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效率。

同時,修建高架橋可以將車輛和行人分開,有利於減少車輛和行人的相互乾擾。這樣的話,對於行人來說,他們更加安全了。

對於車來說,也不必因為行人的原因而被拖慢速度。”

段綸一聽到這裡,便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關於這一點,先生所說的太對了。有了高架橋確實是可以解決掉這一方麵的問題。那第二點呢?”

“以長安來講,當然其他地方如果在建成市之前規劃得當,也可以不必用到高架橋。”

“是,先生。”

“因為長安城的發展,所以土地成本越來越高,如果單純的想要擴寬馬路,那等於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且得到的結果並不好,有可能付出了大量的成本之後,得到的隻是多一個車道,多一個車道的話,對於能行率影響真的不大。因此,第二,高架橋可以節省道路建設的土地成本。”

“是,先生說的是。”

由於市區的土地資源十分昂貴,建設高架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相比於地麵交通通道,高架橋占地麵積較小,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間,能夠有效緩解土地壓力。

“第三,則是改變城市的布局!高架橋本身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出口很少,因此可以利用高架橋進行城區與城市功能區的交通連接,縮短城區與城市功能區的時間距離,從而帶動城市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可以快速帶動城市外圍經濟區的開發利用。”

“這個讓人真的沒有想到啊,先生。”

關於這一點,段綸表示沒有想到。

“第四,高架橋的興起和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和結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城市經濟的增長,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

最後一點就比較虛了,但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總結一下,高架橋的好處很多。

它確實是可以節約土地成本相比於地麵交通通道,高架橋占地麵積較小,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間,能夠有效緩解土地壓力。

而且還不受城市地下設施影響,高架橋的建設可以避免對這些地下設施的乾擾和破壞,保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的完整性,降低了施工風險和維修成本。

比較低廉的經濟建設成本。高架橋的構造較為簡單,不需要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和地下挖掘,工期較短,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設所需的資金投入。

而且使用空間廣闊,高架橋具有較大的使用空間,能夠容納更多的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從而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還有提升社會效益,同時,高架橋還可以改善環境質量,減少汽車擁堵帶來的尾氣排放,降低噪聲汙染,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說了這麼多,段綸一直在那裡點著頭。

“那麼盛唐集團可以建設高架橋嗎?”

說到重點了。

李愔的回複自然就是:“當然可以啦。”

“那工期如何?會不會對咱們的馬路產生影響?”段綸又問。

李愔回複說:“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我們做的話,會做到最小的影響。”

“怎麼做?”

“提前做好橋墩,分塊澆築好橋梁,當橋墩做好之後,隻要將橋梁給架上去,就可以完成,它可比修馬路還要快。

而且影響的位置與時間並不大。”

“有多快?”

“路幅在10-20米的,一公裡需要做2個月。如果再小一點的話,十公裡左右的,一般三個月左右就好了,如果很長的話,一兩年也是有可能的。但高架橋,因為可以分段施工,所以時間會更短一些,以咱們盛唐集團來施工隊來看的話,一公裡,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處理好。”

因為人多,而橋梁在之前就做好的,等到橋墩澆灌好之後,就可以直接組裝,主要還是水泥凝固的時間會多一點。

其他安裝的時間很短。

這種工程也隻有盛唐集團可以做,朝廷都做不了的。

“那造價呢?”段綸又問道。

這是必須要問的,不然不行。

“造價在是馬路的一半左右。”

段綸一聽,大驚。

這也太便宜了吧?

但是李愔又說:“這個我隻能給到你大概的,具體還是得看難度,難度不一樣,價格不一樣,這個得是綜合一下考慮。”

“是,先生所言極是!”段綸趕緊說道。

現在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宮裡和李世民說起關於高架橋的事呢。

“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沒有了,我現在就回去和陛下說說,看看具體怎麼辦!”

“去吧。”

“先生,那我先走了!”

於是段綸便離開了唐樓,而往著了太極宮而去。

此去太極宮之後,整個大唐怕是要發生另一種改變了。

這是好事,這對於大唐來說,又是一個機遇啊。

而李世民也在宮中等待段綸的消息。

他還問了身邊的人。

“段綸回來沒有?”

“陛下尚書還沒有回來。”

“那行,如果他回來了,和朕說一下,朕想去休息一下!”

“是,陛下!”

可當李世民正要轉身休息的時候,段綸卻是匆忙的回來了。

當他看到李世民要走的時候,便快步上前。

“陛下!”

李世民轉過身來看到了段綸。

“怎麼才回來?這去了這麼久了!”

他有些不滿的說道。

段綸是去太久了。

讓李世民十分不滿意。

“陛下,臣這是去找六皇子了,他給了臣一些意見!”

段綸這麼說道。

“什麼意見?”

“有一個是不改變馬路的情況之下,限製車輛等,但這一個臣以為,那樣隻會影響整個大唐經濟的發展,所以這個就不講了,那臣接下來要講的這個,非常之妙,陛下一定要聽。”

李世民眉頭一皺,很想說,那你倒是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呢。

這拖拖拉拉的,算什麼啊!

“快點說!”

“是,那就是建高架橋,高架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