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 原來,這橋還能這麼造啊(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12717 字 2個月前

又過幾日。

李世民得到了消息,前線的士兵已經將突厥人打退三百裡。

並且還在不斷人瓦解著突厥人的內部。

讓他們內部的矛盾變得十分明顯。

但是想要徹底的解決掉突厥,並非一兩日可以完成的。

他們需要更多更長的時間才行。

這天,段綸突然來找李世民。

“陛下,臣有一件要事。”

“什麼事,你說!”

“關於青州發展的事。”

“你說!”李世民一聽青州就來了精神。

當時他去打仗的時候就是往著青州而去的。

而這幾年,青州在薛仁貴與李麗質的努力之下,已經變成了大唐第二一般的存在。

現在關於青州的事,李世民十分好奇。

“青州的發展,帶動了附近幾個州的發展,像是滄州,齊州。萊州,還有登州各地的發展!”

“是,然後呢?”

“而因為它們的發展。提高了內需,但就是在交通上麵有些不方便!”

“交通一事,你直接讓人造便是,不必經過朕!”

如果隻是造路,那段綸是不會來找李世民的。

必定是因為有其他的原因才會來找李世民的。

“陛下,青州那一帶的發展,十分迅速,可是遠在東北邊的卑沙城卻是一直發展不起來,即便它也是一個港口,但因為它地理位置的關係,使得那裡的發展停滯不前。”

“讓朕看看地圖!”

“是!”

於是,段綸便將地圖拿出來給到李世民看。

而後說:“登州到卑沙城一海之隔,但想要從登州到達卑沙城走陸路卻是要花費兩千多裡。而船隻的話,路途實在是太過於遙遠,成本太高,如果有一種方式可以連接兩地的,那簡直是太妙了。”

說到這裡,李世民也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

確實是這樣的。

這裡距離青州才兩百多裡,可是卻要走兩千多裡的路。

這種不平衡,讓那個地方十分難以發展。

“造橋呢?”

“陛下,兩地相距兩百來裡,這橋怕是造不了吧?”

“胡說,那高架橋不是造得很好嗎?”

“可是,這是海洋啊,深度估計都得有數十米,那橋墩怎麼下沉?”段綸又說。

關於此,李世民卻是不說話了。

但最後,他說:“這個難不倒你的!你懂朕的意思嗎?”

李世民的意思在於讓段綸自己想辦法。

“所以,臣想尋求盛唐集團的幫助!”

最後段綸這麼說。

原來他就是想要讓李世民知道一下,他是想要讓盛唐集團來幫忙的。

“這事,你來決定,回頭告訴朕就行了。”

李世民這麼說道。

兩人都明白得很,這事還是得盛唐集團來,但是李世民是不會主動找盛唐集團的,可是段綸卻是可以的。

“那臣這便去打魏征了!”

段綸又說。

現在李愔不在這裡,隻能找到魏征來處理這一件事呢。

但魏征會不會處理,那就是另一外一回事了。

可是,這事還就得找他。

如果他同意解決的話,那他會去找李愔處理這一件事。

如此一來,什麼事都解決了。

因而段綸直接去找到魏征。想讓魏征來做這一件事。

而段綸出了宮之後,就往著唐樓而去。

此時的唐樓有一點點不一樣。

但具體哪裡不一樣,他又說不上來。

或者是因為誰都可以上去的原因吧。

不像之前,見李愔都要大費周章。

也是因為見魏征的人本也不多的原因吧。

段綸找到了魏征。

“魏征啊,許久不見。”

其實也才幾天沒有見而已,上次還曾和魏征一起喝過酒來著。

因為他們也是多年的老同僚了,所以見了麵之後也是格外的親切。

“是段綸啊,來坐!”

魏征話很簡潔,讓對方坐了下來。

“來,請!”

段綸坐下之後,四周查看。

“這裡似乎又多了一些人啊?”

“是啊,我將人都調到頂樓來了,這樣的話傳達比較快,做事的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魏征這麼說道。

這是他做事的方式,與李愔不一樣。

李愔是將人分散開來,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

而魏征卻將比較重要的部門都整合到了一個,讓他們變成了一個團隊。這樣做事確實是也有好處。

但李愔那樣的話,是可以做比較複雜而巨大的事,至於魏征這樣的,卻是可以負責一些極速要處理的事。

可以說,各有各有好處。

而大事現在都是東洲來處理。

長安的盛唐集團做得事都比較小。

“這個與先生有點不一樣啊。”段綸這麼說道。

“是啊,先生有先生的做法,而我也有我自己的做法,我們的做法不一要。”

魏征又說。

“對了,你找我什麼事?”魏征又問。

“是這樣的,朝廷想要做一個橋。”

“那是好事啊,你又有事要忙了!”魏征趕緊說。

“是好事,但也是一件頭痛的事啊!”

“什麼頭痛的事?”

魏征可能也知道了為什麼段綸要來找自己了,一定也是因為這事不好做,否則不會找到自己的。

“那橋是人登州造到卑沙城,長度可能超二百裡!”

說到這裡魏征立即拿出了地圖查看。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魏征看到了登州到卑沙城真的是很近。

可是因為海洋的關係,讓他們望洋興歎。

這對於發展來說,十分不妙。

如果是其他地方,兩百裡遠的地方,足以影響到彼此,但是這裡卻是不能。

因為青州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地方發展。

可是就是卑沙城這邊的發展得太慢了。

如果這裡可以發展的話,那對於整個大唐經濟來說,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或許這就是段綸想要做的事吧。

他也是為了大唐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的人。

這一點,魏征深有體會。

“所以,魏征,你有什麼建議?你們盛唐集團可以造嗎?如果說你們可以造的話,那這橋就給你們造,你們報個價出來,我提交到陛下那裡。”

“我想想,這東西不簡單啊,我得問一下先生才是,看看先生那裡有沒有什麼方案。”魏征覺得這事不簡單。

所以,他還是得問一下李愔,讓李愔來定。

不能他說可以,然後到時候又不行,那樣的話,自己怎麼負責?

一旦錢下來了,自己造不出來,那是欺君之罪啊。

所以,這事還是得讓李愔來才是。

“行,你問一下先生,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段綸這麼說道。

“好,你等等!”

於是魏征便拿起了電話撥通了李愔的號碼。

很快電話通了。

因為魏征十分重要。

“先生,你現在在哪裡,方便嗎?”魏征問。

現在的李愔還在外麵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