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3章(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7018 字 2個月前

在繁華的長安城中,李世民正忙於籌集資金,以支持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項目——三維電影。他深知這個項目對於大唐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他決定冒險采取一項前所未有的措施——發行國債。

李世民非常清楚,發行國債是一項大膽的舉措,但也是充滿機遇的選擇。他知道三維電影技術的前景,以及它所能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他相信,通過國債籌集的資金不僅可以推動項目的實施,還可以為大唐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

隨著國債發行的順利進行,大唐的財政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資金流入為三維電影項目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使得製作進度得以加快。同時,電影的上映也引發了觀眾的熱烈反響,票房收入源源不斷。

李世民的決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回報。大唐的經濟繁榮度進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三維電影成為大唐的一張新名片,吸引了眾多外國使節前來參觀交流。

遠在東洲的李愔也得知了這個消息。這是通過李惲的告知。

一天,李惲撥通了李愔的電話,語氣嚴肅地說:“六哥,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

李愔聽到李惲的語氣,不禁有些緊張:“惲兒,什麼事這麼嚴重?”李愔感覺到十分納悶,李惲以前可不是這樣的語氣的。可是今天卻是讓他感覺到擔心。“父皇決定發行國債,以籌集資金支持三維電影項目。”

李愔聽後不禁有些驚訝:“什麼?發行國債?皇帝竟然發行國債?他是和誰學的?”李愔感覺到十分震驚,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懂得發行國債。

“我也是剛剛得知這個消息。”李惲解釋道,“父皇為了這一件事,十分用心。我感覺這一件事情要告訴你,所以第一時間聯係了你。”李愔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看來皇帝他做得正確。這是一個有遠見的決策,我相信它會為大唐帶來巨大的利益。也可以為朝廷帶來更大的好處。”李愔可以預見到的事,就是電影可以為大唐帶來的好處非常多之。

同時,李惲也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李世民的英明決策和果斷行動。他為有這樣一位有遠見卓識的皇帝而感到自豪。

李惲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意識到作為一個臣子,要時刻關注朝廷的動態,及時傳遞信息給合適的人。同時,他也明白了一個有價值的建議可以為朝廷帶來巨大的收益。

在李愔的心中,他始終對李世民的能力充滿著敬佩與信任。當李惲告訴他李世民決定發行國債以支持三維電影項目時,李愔雖然感到驚訝,但並沒有立即質疑。他深知,李世民能夠做出這樣的決策,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有足夠的理由支撐。

在李愔看來,李世民是一個富有遠見和智慧的皇帝。他不僅具備出色的政治才能,還經常在實踐中展現出高超的策略眼光。李愔相信,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決策,是因為他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

事實上,李世民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學習和思考。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自己的決策會對國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他經常與朝中大臣交流意見,探討各種政策和方案。此外,他還經常閱讀曆史書籍,從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經驗。

正是由於李世民的這種學習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他才能夠做出如此有遠見的決策。李愔認為,這也是大唐能夠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相信在李世民的領導下,大唐將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李愔的讚賞並非空洞之詞,他確實看到了李世民決策背後的深思熟慮。他知道李世民並非盲目地冒險,而是經過了充分的調查研究和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決策。這種謹慎和理智讓李愔更加堅信李世民的決策是正確的。

同時,李愔也意識到,發行國債並不僅僅是為了支持三維電影項目。這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決策,它預示著大唐正朝著更加開放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國債的發行不僅為電影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更為大唐引入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吸引了更多的外資和技術流入。

在李愔看來,李世民的這一決策無疑為大唐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的經濟將會因為這一決策而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此外,李愔也看到了這一決策對於提升大唐國際形象的重要性。三維電影作為一項先進的技術,能夠讓大唐變得更有錢,科技發展更快。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愔繼續關注著大唐的發展,見證了國債發行和三維電影項目帶來的巨大變化。他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李世民的英明決策和果斷行動。同時,他也為自己能夠在這個曆史時刻見證並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唐的經濟繁榮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三維電影項目成為了大唐的一張新名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交流。而這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李世民的遠見卓識和果斷行動。李愔為有這樣一位有遠見卓識的皇帝而感到自豪,也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而感到驕傲。

可是,在關鍵時候,李愔還是問:“七弟,這國債是誰提出來的?”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和探究。

李惲沉默了片刻,然後回答道:“這是大臣們從圖書館內學到的。”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些許的神秘。

李愔聽到這個答案不禁有些驚訝:“圖書館?”

李惲點點頭,繼續說道:“是的,我記得那本書的作者是沒有名字的。”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著什麼,“但我知道,這一定是六哥所寫的。”

李惲的語氣十分肯定,這讓李愔不禁有些疑惑:“你怎麼這麼肯定?”

“因為六哥一般是不會署名的。”李惲微笑著解釋道。

事實上,李惲對於李愔的了解,也算是極深的。

因為他知道李愔是一個非常謙虛和低調的人,他從不輕易地宣揚自己的功績和成就。因此,當一項新的政策和計劃被提出時,他總是儘可能地將其歸功於集體的智慧和努力,而不是個人的功勞。

李惲繼續說道:“六哥,你一直強調集體的力量和智慧。他認為,隻有通過集體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和成就。這一點,讓我十分佩服,我就做不到像你這樣的!”

李惲說的是實話,像是李愔做成這樣的,他確實是做不到。

李惲的讚賞和欽佩讓李愔感到溫暖,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弟弟的認可。他微笑著說:“惲兒,你也不必太過自謙。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因為我始終相信集體的力量和智慧。隻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

李惲聽後點了點頭,他明白李愔的話中蘊含的深意。他知道,在大唐的繁榮昌盛中,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君王、臣子還是平民百姓,隻有共同努力、攜手合作,才能夠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李惲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他要向李愔學習,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更要學會發揮集體的力量。他相信,隻有這樣,大唐才能夠持續繁榮昌盛,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兩兄弟聊了一會兒,這可能是他們聊過最長的時間了。在此期間,他們談論了各種話題,從國家大事到個人生活,無所不包。兄弟二人時而高談闊論,時而低聲細語,彼此分享著各自的見解和心得。他們的對話充滿了智慧和真誠,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靜止,隻有他們兩人存在於這個私密的空間之中。

李愔也感覺到李惲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