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一畝產量幾何?(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6195 字 2個月前

“是,陛下!盛唐集團共種了十畝的水稻!這些水稻是賈俊遠在子立先生的授意與指導之下研發出來的品種,這個品種可以抗旱抗蟲,產量極高!”

說到賈俊遠,這一段時間一直在盛唐集團之中並沒有出現。

他又在潛力研究起李愔讓人從美洲帶回來的土豆、番薯、玉米還有花生。

這些品種是沒有經曆過改良的品種,所以需要他。

說到土豆、紅薯、玉米、花生這四樣東西,它們傳入大唐之後,將極大緩解了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壓力,為之後的人口大爆炸提供了基礎。

這將是李愔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隻有吃飽飯才能想更多的東西!

才能讓科技迅速發展起來。

“那賈俊遠何在?朕想知道這些水稻提產量如何?”

李世民被震驚到了,他特彆想知道李愔做的是什麼的改變。

“賈俊遠就在前方查看小麥長勢。”

小麥?水稻之外的糧食,但是今天收成不是小麥,而是水稻,可是如果水稻收成好,小麥可以期待。

“讓他過來見朕!朕有話問他!”

李世民道。

“是!”

朱山隻得前去請賈俊遠。

“陛下,這水稻也沒啥好看的,我看也不過如此!似乎平平無奇。”

蕭瑀看著眼前的水稻說道。

“蕭瑀,怎麼不過如此?我也看過百姓種過田,看那穗個個飽滿,這一畝田至少也要有五百斤的產量!怎麼能是平平無奇!這是一個進步!說明改良可以繼續進行!”

楊妃說道。

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讓人欣喜若狂。因為它們太重要了。

蕭瑀不敢頂撞,隻是不說話。

現在楊妃的地位僅次於長孫皇後,他可不敢躺在槍口上麵,那是不明智的。

倒是李世民顯得格外興奮。

“真有五百之數,那可是大唐之幸也!朕十分期望啊!”

古代,的水稻產量極低,戰國時,一畝產量不過二百之數。

而在大唐已經將之提高到了三百,如能到達五百,那必是大唐的機會要來了。

“陛下,臣以為,頂多三百有餘,看著這一片土地如此肥沃,三百多算是頂天了。”

蕭瑀卻是說道。

能提高產量,除了品種好,和土地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一點他沒錯。

他繞開了楊妃,也不與之爭論。

而是與李世民直接對話。

在他們商議之間,賈俊遠小跑過來。

“拜見陛下、皇後殿下、楊妃!”

他一一行禮。

“免禮,賈俊遠,你與朕說說,這水稻的一畝產量幾何?”

李世民問道。

賈俊遠思考了一會兒。

“一畝產量在八百餘斤。可能更多!”

這話一出,李世民一個踉蹌,這是何等巨大的好消息,他大喜。

“什麼?八百?你確定?”

“陛下,草民不敢騙您!”

賈俊遠道。

他從朝廷之中辭官之後,就是民的身份,因此自稱草民。

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欺騙李世民,而且如果達不到八百,那麼他這一年來的努力全部白費了,也不會搞怎麼大的陣仗出來的。

蕭瑀卻說:“賈俊遠,你可彆說大話,這水稻怎麼可能會有八百餘斤?話可不能亂說,欺君之罪,輕則要挨板子的!重則要砍頭的!”

“草民不敢亂說,草民有測算過,確實如此。這一季豐收,可能還要更高一些。”

“那怎麼可能?三百也是最高了,還想更高?你怕以為是我沒有種過田嗎?”

蕭瑀不相信的說。

賈俊遠卻也是不著急。

“草民務實,不敢說大話,如果不信,那草民也是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