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投資大唐(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6078 字 2個月前

李世民這麼一說,大家也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再細究下去了。

李世民更加不想啊。

那是因為楊師道一直抓著這個事在說。

讓他十分反感。

可是大臣們這麼說也是對的。

如果不碰上一個不關心國事的人,他們才不會管這些。

能少一事,便是一事。

那就沒有人會去想出征了,誰為大唐而戰。

也不會去想著為大唐捐錢。

李世民看著大家不說話。

自己又說:“雖然,薛仁貴出征前往倭國,他是否戰勝倭國,對於前線變化來說,十分巨大。但在是那之前,我們得做到提前的準備。不能坐以待斃。”

李世民話中有話,他的言外之意。

如果薛仁貴能戰勝倭國,那東北邊的危險就解除。

如果不能呢?

那麼他們也得想個辦法才是。

可不能因此而怠慢,不能因此而無作為,那是一種危險的行為。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

若是被倭人與高句麗等聯軍入侵,受傷的,還是大唐百姓,還是大唐的軍隊啊。

大家沉默了。

因為大家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所以,眾愛卿再好好想想看!好好想想接下來要怎麼辦才是,朕讓你們來,是想辦法的,而不是推脫!知道嗎?”

看著大家不說話。

李世民又看向了楊師道。

這貨話最多,一定是有想法才是。

於是,他問:“楊師道你說!你說說看,接下來要怎麼辦?”

他早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於是說道:

“陛下,臣以為,可以從民間募捐,讓百姓參與其中,有錢的捐錢,沒錢的捐點其他的東西如何?”

這話令得有些人認同了。似乎這樣是最快的方式!

但有人不同意。

程咬金直接道:“護國是朝廷的事,怎麼能讓百姓參與?大部分百姓日子過得也不好不是?而且這種行為有綁架民意的意味在!我不認同這種方法!!”

李世民更是不認同。

“朕以為不可,若是依靠百姓,那朕是開不了這個口。而且,百姓們會怎麼想?這事若是傳出去,那其他國家會怎麼看大唐?是大唐朝廷無能嗎?竟然還要民間來捐錢!”

如果是民間自發性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可卻不是!李世民暫時也不想前線的事告訴百姓!那樣隻會帶來恐慌!於事無補!

楊師道直呼:“可是現在朝廷沒有錢,那錢從何而來?”

房玄齡道:“既然不能讓百姓捐錢,那何不用借的?與民間借錢!臣曾聽說六皇子說過,可以發行朝廷債券的方式來募集資金,以供國家建設,或者是戰爭之用!用六皇子的話來說,那是一種有利息的投資,可以稱之為國債!”

國債?

所有人一聽,感覺這詞十分新奇。

紛紛表示:“那便是朝廷發的債。這樣的感覺不像是便錢,很好!很好!”

“六皇子的腦子真的好啊,能將借錢說成這麼高尚的存在,也是不簡單!”

“國債,讓全民持有,等同於讓全民投資大唐!”

李愔的出現,帶來了許多不一般的存在。

像是一些新名詞的造出,以及一些新物品,給大唐提供了許多可能。

可是,李世民聽了房玄齡的闡述之後,卻是不認同。

“那不正是換了個名頭與民間借錢?朕不同意,民間的錢,朕不會去借的!”

李世民好麵子,說到借錢,他可不乾!

敢情這樣是要拒絕了。

接著,他又說:“而且,現在時間緊迫,所謂國債能在極短時間內取得錢?”

他的想法也沒有錯。

國債的發行需要時間,光是憑證的製造也要時間。

這個節骨眼,突然說要發行國債,與民間拿錢,怕是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李世民擔心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