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每次的改朝換代,都會伴隨有人得意,也有人倒黴。
如果是皇帝繼承的平穩交接,那麼是原有皇帝重視的老臣下位或者退隱,新皇帝的心腹臣子上位,春風得意,這是最低烈度的新舊交替。
當然了,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做到幾朝元老。這種要麼政治智慧高超,要麼就是所占位置不是那麼引人注意。
如果說,皇帝的新舊更新是非正常的,那麼就往往伴隨著血雨腥風。新皇的上位,必然要清洗那些反對他的官員,提拔擁戴自己上位的官員。
再進一步,如果是朝代都換了的那種,那皇帝的更換就是伴隨最慘烈的鮮血洗禮了。這種就不隻是朝堂上,還會是天下大亂。
而封建王朝,雖然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好處,但是也有一人失事,株連九族的代價。大部分,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方孝孺雖然做好了以身殉國,忠於他理念的準備,但是,當他聽到自己弟弟說要株連九族時,已經冷靜下來的他,看著眼前的妻子,兒子和女兒時,心中也是痛的。
隨即,他又想起,太祖皇帝就是不忍他們這些臣子被新皇殺戮,所以才要顯靈明確新皇的合法性.
這麼想著,他便非常感慨地說道:“太祖皇帝仁慈啊!”
方孝友聽到他答非所問,不由得愣了下,以為自己聽錯了,便開口問道:“什麼?”
方孝孺聽了,正要說話時,在他身邊站著的鄭和先開口對他說道:“先生,咱家看貴府的下人都已逃散,無人收拾服侍先生。咱家馬上進宮奏明陛下,調撥一些下人過來。”
方孝孺是文學博士的官職,是建文朝特有的官職,主要是一個與文學、文化和學術緊密相關的官職,給皇帝提供文化和文學方麵谘詢的。
因此,他才會被稱之為先生。
此時,方孝友聽到這話,不由得大為震驚:不是之前都說要誅九族麼,怎麼一轉眼皇帝又要賞賜下人了?
立刻,他就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於是,他眼神很是複雜地看著他二哥。
方孝孺聽到鄭和說話,轉頭看向他,搖頭說道:“用不著,我還是那個態度,三五天之後看結果!”
他在大牢中說過,太祖皇帝沒有顯靈明確之前,他依舊是視朱棣為燕賊。但是,他知道太祖皇帝是會顯靈的,因此說話就沒有那麼衝了。
鄭和聽了,也不生氣,隻是恭敬退下,帶著錦衣衛校尉走了。
等他一走,方孝友就帶著震驚問方孝孺道:“二哥,你為了我們,向燕賊屈服了?”
方孝孺聽到這話,正要回答,就見他的兩個女兒衝了出來,一下抱住了他,“嗚嗚嗚”地放聲大哭起來。
方孝孺能聽出來,他們的哭聲中都是恐懼。
他的兩個兒子也是跟著出來,雖然沒撲過去,就是站在那裡,卻也在抹眼淚。
還有他妻子,也跟著出來了,淚流滿麵地看著他。
看著這一幕,他一時之間五味雜陳,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隻能一聲歎息,拍拍兩個女兒的背。
過了一會之後,他妻子擦了眼淚,過來分開了女兒,對方孝孺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屋裡坐吧!”
當方孝孺穿孝服出門的時候,她就以為再也看不到方孝孺,這個家要沒了。但是沒想到,方孝孺又安然回來了。
她一個婦道人家,勸不住老爺,也不懂那些君臣之道,就隻知道,這個家可能是保住了。就隻知道這,就夠了,彆的,她也不想操心。
這不,她又擦了擦湧出來的眼淚,然後低頭說道:“老爺,我去給你泡茶!”
說完之後,她便低頭走了。
方孝孺的兩個女兒這時也緩過來了,懂事地跟著她們娘,去打下手了。
他的大兒子見了,便也說道:“爹,我去收拾下東西。“
他二兒子聽了,也跟著去了。
方孝孺看著兩個兒子的背影,歎了口氣,然後便往大堂裡麵走去。
結果,他屁股剛坐下,方孝友還沒來得及再問呢,外麵就傳來一個聲音:“方博士,方博士……”
方孝孺一聽,便知道是誰,就連忙迎了出去,才剛出大堂,就見他兒子領著一個官員進來了。
於是,他便抱拳一禮道:“景大人!”
來人是禦史大夫景清,看到眼前的方孝孺,一臉震驚,當即問道:“你怎麼被放出來了?”
方孝孺聽了,歎了口氣,然後伸手示意道:“景大人,屋裡說話吧?”
但是,景清沒動,隻是變了臉色喝問道:“你是不是投靠燕賊了?有沒有把我供出去?”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之前和方孝孺約好了,要一起赴死。
但是,他不認同方孝孺那樣死得沒有價值,而是要換個方式,先取得朱棣的信任,再伺機行刺朱棣。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也確實這麼做了。一切都很順利,贏得了朱棣的信任,給他加官進爵,結果就是最後一步行刺失敗,導致被誅殺九族,甚至連他老家的人都被屠了。
方孝孺聽到他這話,並沒有生氣,隻是對他說道:“還記得我被晴天霹靂給劈中麼?“
景清一聽,有些意外,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轉移到這個話題,雖然此時他見到方孝孺安然無恙回府,猜測方孝孺大概率是投靠燕賊了,但是他還是勉為其難地回答道:“自然記得。”
這麼怪異的事情,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的。
方孝孺得到他的回應之後,便接著往下講道:“因為那一記晴天霹靂,我在大牢中看到了孝康皇帝和太祖皇帝,還有一個奇怪的人……”
他這話還沒說完,景清和方孝友就聽得大驚,雙雙說道:“不可能!”
方孝孺知道這事匪夷所思,因此,他便馬上說道:“我從不騙人,是真的見到了。太祖皇帝的旨意,說事已至此,不想我們這些大明朝的忠臣被殺戮,準備在三五天之後顯靈,親定朱棣為大明朝新的皇帝……”
聽到他的話,不等他說完,就臉色鐵青,厲聲喝道:“我本以為你飽讀詩書,是個忠貞之士。卻不想,原來是個貪生怕死之輩而已!與你為謀,是我瞎了眼!”
說完之後,他立刻轉身,拂袖而去。
方孝孺見此,連忙追上一步,分辨道:“賢弟,我句句屬實,絕無半分虛言,請信我!”
景清聽到這話,站住腳步轉身,用淩厲的眼神盯著他道:“所以,三五天之後,太祖皇帝附身於你,借你口讓燕賊當我大明朝皇帝?我呸!”
一口吐沫吐到地上,景清便轉身,大步走了。
方孝孺看著他的背影,知道自己不管怎麼解釋,他怕是都不會相信。便沒有再說,隻是表情有些失落地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轉角。
方孝友就站他身邊,看看景清的背影,又看看自家二哥的側麵,最終勸道:“二哥,伱是不是在錦衣衛詔獄被他們用刑不過,所以才不得不如此做法?”
方孝孺一聽這話,頓時氣得臉色通紅,當即看著自己弟弟喝道:“我豈是那樣的人?”
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身後傳來聲音道:“小弟,你豈可如此說你二哥?”
方孝孺聽到說話,轉身看去,卻見是自己妻子端茶一個茶水過來了。妻子為自己說話,他心中算是有了一點暖意。
結果,就聽他妻子接著便說道:“不管怎麼樣,你二哥都是為了這個家。我們一家人都好好活著,不好麼?”
方孝孺一聽,轉身就走,一個人都不想理了。
“老爺,茶水來了,你去哪?”
方孝孺頭都不回,生著氣,大聲回答道:“我想一個人靜靜,誰也不要來打擾我!”
很快,方孝孺被放出來的消息,在京師傳開了。
本來以為必死的人卻沒死,這本身就會引發猜測,議論。
先是有方孝孺的好友上門問情況,然後是其他官員也來打聽消息。
對於這些人的答複,就如同方孝孺答複景清一般。
這些人聽了之後,有的和景清一樣,對方孝孺表達了鄙視,也有的人誇獎方孝孺知時務但是被方孝孺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