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皇朝,正值雍熙三載。
京師重地,寧國公府的東側庭院內。
一道身影矗立在絢爛陽光之下,他身著一襲玄色錦袍,邊緣以金絲精細鑲邊,身姿挺拔,足有七尺之高。他靜立在那裡,仿佛在沉思著什麼。
仔細端詳,那張棱角分明的臉龐上,仍存留著幾分青春的稚嫩,濃密的劍眉下,一雙眸子深邃而淡漠,透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此人名為賈鈺,乃是寧國公賈演之曾孫,承襲了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血脈。他的父親賈敬,是丙辰科的進士出身,與寧國府如今的當家人賈珍乃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弟,隻不過賈敬是晚年得子,四十歲才有了他。
然而,在這位看似出身尊貴的寧國公府嫡子體內,卻藏著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異世靈魂。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賈鈺口中低吟,雙眼幽深如潭。
自從大明崇禎皇帝自儘於煤山之後,這個世界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位隴西豪強名曰東方胤揭竿而起,率領三千精銳義軍所向無敵,橫掃關中。
這位年號聖武的太祖皇帝一生戎馬,又自號東風天王,致力於驅逐韃虜,漢道再昌。
不過當賈玨聽聞了他竟將陪伴自己征戰數十年'功勳卓著’的一把佩劍取名為邱小姐,雖世人難以理解,但他同作為穿越者一瞧便心領神會了,隻是會心一笑。
這絕非巧合罷,縱然不能下定論,但也大概率便是了。
他的麾下,彙聚了賈演、賈源、牛清、柳彪、陳翼、馬魁、侯曉明等一批英勇無敵的戰將。
短短數年間,他們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平定了李自成、張獻忠的叛亂,驅逐了入侵的女真族,光複了兩京十三省的漢族疆土。
因為東方胤沒有封爵,也沒有顯赫的祖先,所以他便以自己的字“胤”為國號,建立了大胤王朝。
新朝建立之初,為了表彰功臣,分封了四王、八公、十二侯,這些人都成為了開國元勳。
到了太宗皇帝、順安帝東方洛的時代,邊疆再次動蕩不安。
三十萬草原遊牧民族聯合二十萬女真族南下進犯,二代榮國公賈代善英勇戰死。經過數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平定了這場邊疆之亂。太宗皇帝又冊封了一批新的功臣,他們被稱為元叢勳貴。
時至今日,順安帝東方洛退位為太上皇,居住在大明宮中。而他的四子東方禛則登基為新帝,定年號為雍熙,居住在乾清宮中。
賈家兩代公爵,曆經開國、元叢兩大戰役的洗禮,皇恩浩蕩,天下敬仰。他們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四大郡王家族。
單從這寧國公府的一隅東院來看,就足以窺見賈府的奢華與富貴。
然而,每當賈鈺想到賈府未來的命運時,便不由得感到一陣寒意襲來。
當今的雍熙皇帝可不是一個念舊情的人。
現在他尚未親政,一身的帝王心術還無法完全施展。但一旦他掌握了實權,必定會掀起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革。
為了一個賢德妃和大觀園的建設,賈府耗儘了最後的元氣。最終的結果卻是家破人亡、悲慘收場。這是多麼冷酷無情的現實啊!
身為寧國公府的嫡子,賈鈺無論如何都無法置身事外。
哪怕他願意對雍熙皇帝俯首稱臣、甘為犬馬,賈府的衰敗與滅亡也已經是注定的結局了。
“與其一輩子做彆人手中的刀,不如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賈鈺的神色變得森冷而淩厲,眼眸中閃爍著陣陣殺機。
他依稀記得前世有一部名為《虎嘯龍吟》的電視劇。劇中的司馬懿始終弓著腰、低著頭,一輩子都在謙卑、忍讓和埋頭苦乾中度過。隻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執掌大權、揚眉吐氣。
但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賈鈺所追求的。他想要的是從一開始就手握大權、心懷利刃,讓敵人感到畏懼!
融合了前身記憶的他非常清楚這位寧國公府嫡子的才華與潛力。
年僅十六歲便已經文武雙全、才華橫溢。隻可惜一直被困在這深宮大院之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