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清晰地標注了大胤的九邊軍鎮及其周邊的勢力範圍。
“娜仁,你過來看。”
“此乃薊鎮,宣府,遼東等地的方位分布,距離大胤都城神京不過二百餘裡。”
“騎兵全力奔馳的話,半天就能到達都城外圍。”
賈鈺拉著娜仁托婭的手,在地圖上指出了具體的位置。
“嗯嗯。”
娜仁托婭美麗的臉龐上露出了嚴肅的表情,她的視線隨著賈鈺的講解在地圖上移動。
她能感覺到,賈鈺心中的計劃是如此的宏大,足以影響整個草原甚至天下。
“薊鎮之統率權,覆蓋薊州、永平、昌平及密雲等諸多地域,此地駐紮的軍隊多達十萬之眾,陣勢不小。”
“在九邊之中,隻有遼東鎮的兵力超過了薊鎮。”
“薊鎮的外圍,便是那連綿不絕的燕山山脈,千裡之遙似乎無窮無儘,密林叢生,野獸遊弋其中。”
“在燕山的北方,漠東草原的南方,矗立著一片遼闊的高地,人們稱之為壩上高原。”
“此地往昔是草原與九邊之間的過渡地帶,平日裡,僅有若乾小部族在此繁衍生息。”
“壩上高原與遼東之間,隔著巍峨的七老圖山脈;與漠南之間,則有大馬群山作為屏障。”
“甚至,漠東草原與壩上高原之間,還有渾善達克沙地相隔,唯有少數肥沃的牧草地帶可供穿行。”
“此地海拔高聳,河流交錯,既適宜放牧牛羊馬匹,也適合開墾耕地,建設城池定居。”
賈鈺娓娓道來,每一句話都蘊含著重要的信息。
這片似乎總被世人忘卻的壩上高原,如今在張遼和娜仁托婭的腦海裡,逐漸勾勒出前所未有的清晰輪廓。
事實上,賈鈺之所以對壩上高原了如指掌,源於他後世的豐富經驗。
壩上高原,這片位於冀省西北、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廣袤土地,平均海拔高達1400至1600米,仿佛是大地的脊梁。
夏季時,這裡的氣候涼爽宜人,境內的生態係統保持得十分完善,是避暑與觀光旅遊的絕佳之地。
而這裡,更是農耕文化與畜牧文化交織共融的所在,曆史沉澱深厚。
昔日元朝的中都,便是雄踞於這片壩上高原的遼闊之上。
“郎君,你的意思是說...”娜仁托婭聽完賈鈺的敘述後,一雙褐色的眼眸凝視著他,期待著他的回答。
她心中已有幾分揣測,但仍希望從賈鈺口中得到明確的答複。
“正是如此。”賈鈺迎著娜仁托婭的目光,肯定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希望你能引領你的部族,遷往壩上高原發展,成為我堅實的後盾。”
“倘若有朝一日,賈家遭遇困境,我期盼你能率部南下,直取神京。”
他心中暗藏了一句話,那便是希望她率部南下,助他一臂之力,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話音剛落,整個金帳陷入了沉寂。所有人都默不作聲,娜仁托婭也陷入了沉思。
許久,她抬起頭,那張美麗的臉龐上寫滿了堅定:“中原有一句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願聽從你的安排。”
“很好。”賈鈺轉身對張遼下令:“你即刻通知所有青壯男奴,願意加入塞罕部的,將賜予金銀、女人、馬匹和武器,正式成為部族成員。
不願加入的,一律處死。
從大雪龍騎中抽調五百人擔任核心軍官。
塞罕部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組建。
再給你五百大雪龍騎,負責押送俘虜和戰利品,保護夫人前往壩上高原。
記住,沒有我的命令,一匹馬也不許入關。
我希望你配合娜仁,徹底清除壩上高原的其餘部族,確立塞罕部在壩上的獨尊地位。”
“遵命。”
張遼毫不猶豫地領命,立刻著手準備。
張遼離開後,賈鈺擁抱著娜仁托婭,輕聲說道:“塞罕部對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從今往後,你便是塞罕部的主君,這將是我們兒子的基業。”
“終有一天,我們的兒子將成為整個草原的領袖。馬匹和牛羊,我會留下一半給你,其餘的將隨我撤離。”
“壩上高原藏有豐富的煤礦和鐵礦,我會安排工匠前來開采冶煉。”
“未來,我會定期派商隊經過古北口與你交易,你所需之物,隻需告訴他們即可。得空之時,我會親自前往壩上來看望你。”
“嗯!”
娜仁托婭緊緊地依偎在賈鈺的懷裡,眼中閃爍著無儘的傾慕與依戀。
直至黎明曙光初現,天色漸明。
張遼早已指揮手下完成了賽罕部的構建,他們以五百名大雪龍騎精銳為核心,統率著八千賽罕騎兵。
在娜仁托婭依依不舍的離去之後,賈鈺才稍感寬慰。
狼居胥山腳之下,唯餘兩千大雪龍騎孤獨守候,伴隨著他們的還有六千匹待命的戰馬。
“大人。”一聲恭敬的稱呼打破了寧靜。
“所有戰士都已整裝待發。”一名鐵騎走上前來報告說。
“好。”賈鈺點了點頭,“傳我命令,全軍整隊,我們要直擊韃靼的後方。”
賈鈺毫不猶豫地躍上戰馬,一聲令下,率領著部隊迅速出動。
兩千名大雪龍騎,每人配備三匹馬,如黑色的巨浪一般,向南方席卷而去。
……
大胤繁華的神京城內。
榮國公的府邸中,歡聲笑語回蕩在小院。
“嘻嘻,林姊姊,你追不上我呢!”清脆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悅耳。
林黛玉身著一件月白色的繡花長裙,頭上是簡單的雲髻,僅以一枚金色發簪裝飾,顯得清雅脫俗。而惜春則是一襲綠裙,小臉上寫滿了童真與快樂。
自從賈鈺派了他的侍女觀言來照顧惜春後,她的生活變得輕鬆了許多。
那些曾經欺壓她的嬤嬤和奴婢們,在觀言的整頓下,都變得規規矩矩。
儘管榮國府中的嬤嬤們曾有過抱怨,但賈鈺在外征戰,兩府為了顏麵,也不得不保持沉默。更何況,觀言掌管了惜春院的一切用度,直接從憐月那裡支取,無需經過兩府,這使得她在府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如今,迎春和探春都羨慕惜春的生活。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新來的林黛玉竟成了惜春的好友。
兩人雖然年紀相仿,卻像是舊識一般,成日裡一起嬉戲玩耍,不亦樂乎。
一番玩鬨之後,兩個女孩坐在院中,品茶閒談。
“林姊姊。”惜春突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些許憂慮,“哥哥已經出征半個月了,卻一點消息都沒有,我真的很擔心他。”
從小缺乏父母關愛的她,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
因此,賈鈺的關心對她來說彌足珍貴。
“彆擔心,四妹妹。”
林黛玉輕聲安慰道,“軍中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想必二哥哥現在正在戰場上忙碌,沒時間傳信回來呢。”
“我昨天聽璉二哥哥說,征北大軍已經前往大同了。相信過不了多久,二哥哥就會凱旋歸來的。”
說到這裡,林黛玉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思念。那日賈鈺披甲出征的英雄形象,至今仍深深印在她的腦海中。
為了避開寶玉的糾纏,她常常來陪惜春玩耍。
因此,她甚至比惜春還要更加思念賈鈺。
“我聽林姊姊的。”惜春點了點頭,“我就在這裡等哥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