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捷報入京,金鑾殿震動!(1 / 2)

“賢侄,你是否已認出這套鎧甲的來頭?”

“說起來,這鎧甲與你有著不小的因緣。”

理國公府的重要將領、一等子爵柳芳,指著那座堆滿西式胸甲的帳篷,帶著幾分戲謔對賈鈺說。

聽到這話,賈鈺麵露困惑。

這與他有何關聯?究竟是什麼樣的聯係?

“嗬嗬。”

看著賈鈺那一臉茫然,柳芳忍不住笑出聲來:“這裡麵放的都是韃靼大汗的親兵——天狼騎兵的裝備。”

“賢侄,你該不會忘了那些曾被你衝破的韃靼中軍吧?”

“啊,原來如此。”

賈鈺一經提醒,頓時了然。

之前,他帶領的兩千大雪龍騎如入無人之境,直接撕破了韃靼的後方軍隊,就在他們即將逼近韃靼大汗車不登班珠爾及其金色大旗時,一支極為勇猛的韃靼騎兵突然現身,意圖抵擋他們。

他原以為那隻是韃靼尋常的精銳士兵,卻未料到,他們竟是韃靼大汗的近衛親兵!!

這確實是一段不小的因緣!

“柳叔父,我有個請求…”

賈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滿懷期待地看向柳芳。

“哈哈。”

“軍械原本是敏感的東西,理論上不應該隨意處置。”

“但這些都是從戰場上繳獲的,沒人會在乎它們的去向。”

“既然賢侄喜歡,那就派人帶走吧。”

“兩側的營帳內,存放著天狼騎兵的戰鬥彎刀與長弓,賢侄你可悉數取走。”

“我們還收集了一些韃靼精銳的鎧甲和武器,賢侄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隻要數量不是太多,少個一兩萬套沒什麼問題。”

麵對賈鈺的目光,柳芳慷慨地揮了揮手,豪爽地說。

至於賈鈺要這些軍械的目的,柳芳並沒有多問。

彆的不說,哪個貴族家裡沒有養些護衛和隨從?多的上萬,少的也有幾千。

更何況,這些東西在草原上,可是實打實的硬貨,換點金玉都不在話下。

“是,非常感謝叔父!”

賈鈺立刻笑著回應。

他沒想到柳芳會這麼“體貼”,畢竟他們才剛剛認識。

那一刻,賈鈺對這位來自理國公府的叔父有了幾分親切感。

無疑,他對這個古代封建社會的貴族群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柳芳的應允之下,賈鈺除了收獲了天狼騎兵的三千套完整戰備,還額外索取了韃靼精銳騎兵的一萬兩千副鎧甲、八千張勁弓以及兩萬柄戰刀。

這一戰,韃靼三部共出動了三十萬鐵騎,隨行人員更是多達百萬。

在倉皇撤退中,他們遺留了大量的軍械和輜重,沒有人去仔細清點,所以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賈鈺拿走的這點東西。

……

未時三刻。

所有的軍械都被悄悄地運進了大雪龍騎的營地。

此時的大同鎮,大多數的士兵都已經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中,經過一上午的激烈戰鬥,他們早已疲憊不堪。

因此,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幕,這也讓賈鈺能夠順利地接收這批軍械。

“來人。”

回到營帳後,賈鈺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輕聲呼喚。

“主公!”

一名正在值班的大雪龍騎兵迅速進入帳篷,恭敬地應道。

“你立刻派人放飛獵鷹,儘快通知賽罕部。”

“告訴娜仁,讓她親自帶領一萬騎兵出壩上高原,到宣府長城外集合。”

“我會在那裡等她。”

賈鈺目光堅定,沉聲下令。

“遵命。”

那位來自大雪龍騎的士兵即刻行動,去執行任務。

不久之後。

三隻雄峻的獵鷹帶著信件從大同鎮的天空掠過,迅速向西方飛去。

自韃靼王庭內奪得的十餘隻獵鷹,賽罕部族留下了一半,另有一半留在軍中隨時備用。

其餘的六對獵鷹,連同二十名訓練鷹的專家,一並被送往了京城,交給了黑冰台組織,由憐月負責派人學習馴鷹的技巧。

幾千年來,因為特殊的曆史和環境原因,中原和草原在信息傳遞技術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馴化了候鳥鴻雁來傳遞書信,後來選擇了更易繁殖、訓練難度更低的鴿子來替代鴻雁,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而在遼闊的草原上,由於天空中翱翔的蒼鷹會獵殺其他鳥類,所以遊牧民族選擇了馴養蒼鷹作為他們的信使。

同時,蒼鷹還被用作偵查敵情的眼線。

實際上。

雖然蒼鷹的訓練極為困難,但它的實用性遠超鴿子。

鷹飛得更高,戰鬥力更強,能夠長途飛行而不易受到意外的影響。

不僅蒼鷹可以被馴養,其他種類的鷹也同樣可以被馴化,例如女真和高句麗人就馴養了海東青這種矛隼。

在廣闊的中原大地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地形和眾多不同類型的猛禽。

諸如:廣袤草原上的兀鷲與雀鷹,密林深山中的金雕與花鷹,以及湖泊濕地裡的遊隼、燕隼與紅隼等等。

隻要黑冰台的人能夠掌握馴鷹的技術,就能夠大規模地擴充信鷹的隊伍。

........

當夜幕降臨,大同鎮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

那些逃跑的韃靼人不僅留下了大量的馬匹,還留下了十多萬頭牛和羊。

這些豐盛的肉食,配上中原的美酒,使得晚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幸存下來的士兵們,都是從死神手中逃脫的驍勇之士,同時也是幸運兒,他們的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幸運的是,這樣一場晚會讓他們有機會儘情地釋放壓力,享受勝利的喜悅。

身為此番戰役的最大功臣,驃姚校尉賈鈺備受全軍將士的尊崇與敬仰。

每當他出現在晚會上,都會引來無數將士的歡呼和掌聲。

經過這場戰鬥,賈家寧國府的嫡子賈鈺在九邊地區聲名鵲起。

儘管在其他地方可能還不太為人所知,但在大同和宣府兩鎮,賈鈺已經被視為無可爭議的軍神,他的威望甚至超過了京城中的帝皇。

而這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標。

對於賈鈺來說,軍職和爵位並不是最重要的,他更看重的是名聲。

隻要他的名聲在,即使他沒有一官半職,隻要他在大同鎮振臂一呼,就會有無數人響應他的號召。

在大胤朝的雍熙三年九月一日的卯時三刻。

金鑾殿中聚集了數百名大臣,他們按照次序就座,準備參加每月一次的大朝會。

“皇帝陛下駕到!”

隨著一聲尖銳的宣唱聲響起。

所有的大臣都紛紛跪地行禮:“參見陛下!”

雍熙帝在一群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走上皇位,並坐下後揮了揮手說:“眾卿家平身吧。”

“謝陛下!”

滿朝的大臣們這才陸續站起身來,整理好自己的儀容站在一旁待命。

“如今邊關戰火連天,三十萬征北大軍正在大同鎮外與三十萬韃靼騎兵激戰正酣。”

“遼東鎮方麵傳來緊急消息,說女真族正在暗中調兵遣將似乎有所圖謀。”

“另外西北的甘肅鎮也發來奏報,稱瓦剌大軍已經集結似乎打算與韃靼遙相呼應。”

“現在局勢危急不知道,各位卿家有何良策可以化解這場危機?”

雍熙帝神色凝重地掃視著殿下的大臣們沉聲問道。

他的話音剛落,整個金鑾殿就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所有人都選擇了沉默不語。

這種軍國大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家破人亡的嚴重後果,因此沒有人敢輕易涉足其中冒險提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