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聲名鵲起(2 / 2)

臨走的時候,宋遠山狠狠誇讚了楊泰一番,對於宋莊的變化,宋遠山是樂意看到的,楊泰做得很好。

今日長安城中突然傳來一首詩,名為憫農!

很多人聽後,無不對這首詩的作者大加讚賞,然後麵露沉思。

很多人在打探是誰作出的這首詩,這首詩出自何處!

不過很快便有消息傳出,這首詩是楊泰所作。

這個名字很熟悉,然後眾人便想到了燕山詩會,那個為寒門子弟發聲的楊泰,那個作出登高以及將進酒兩首千古一絕的詩人。

那兩首詩所表達的意境太過深遠,普通人聽後也隻是誇讚一句真好。

然而不得其意,終究勾不起普通百姓的興趣。

但是這首憫農不同,因為這首詩很簡單,意思也很直白,初聞此詩便能感同身受,因此不僅文人墨客在傳頌這首詩,就連街頭巷尾的普通百姓都在傳頌這首詩。

他不僅為寒門子弟發聲,還為武朝千千萬萬底層百姓發聲,那一句“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令人不得不沉思,不得不哀歎!

於是楊泰之名再次響亮長安,被無數讀書人,尤其是寒門子弟追捧!

……

“所以,皇上這是想要為寒門子弟樹立一個榜樣?”萬家草廬內,萬鬆竹疑惑道。

“當是如此,那日皇上微服出宮去了那酒館,應該就是起了這個心思。”萬博萬回答道。

“不疑和那楊泰關係極好,會不會讓一些人以為咱們萬家也在支持楊泰?那天酒館回來後,劉家已經安排劉器遠離了長安,去了江南,想來也是看出了一些問題,為了避免和楊泰那人沾染上關係,我們……”

不等萬鬆竹說完,便聽萬博安說話了:“鬆竹你著相了,你是修文館的大學士,你隻需要關心修文館的學子能不能做出好文章即可,其他的不需要你去關心。

至於不疑和楊泰的關係,他們是年輕人,便由他去。

這幾日你將不疑約束在家,其實沒有必要……

況且為父也很欣賞此子的才情,武朝的天被世家門閥遮住了,這是不好的,需要有一道光刺破這層黑幕,這樣武朝才能長長久久,我們萬家以教書育人為宗旨,理當有教無類,士族門閥子弟可以接受學問,寒門子弟,販夫走卒亦可以接受學問……”

萬博安和萬鬆竹說了很多,到萬鬆竹離開草廬時,萬博安對萬鬆竹說道:“楊泰這首憫農為父很喜歡,你讓不疑拿著我的名帖去邀請他來萬家做客,為父想要和他聊聊……”

萬鬆竹聞言腳步微頓,“有這必要嗎?”

“隻談學問,不論其他!”萬博安輕聲答道。

“明白了父親……你好好休息一下,這天氣愈發冷了,你需要搬到主屋去住嗎?”

“不了,這裡很好。”

文鬆竹聞言隻好作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