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趙勳這個老六是有了立太子的想法啊!”
楊泰心中忍不住嘀咕道。
中午一人一碗菜包飯,除了趙軒吃不習慣之外,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不過趙軒還是一口一口將碗中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
洗碗這件事趙軒已經學會了,畢竟在寒山學院雖然有食堂,但是碗筷都是要自己準備以及清洗的。
在前往安化縣的中途,也路過幾個集鎮,不過楊泰並沒有讓大家去集鎮上休整,而是找了一個村落,晚上便借宿在那裡。
胡家村,這是一個有著大約一百多戶的小莊子,全村人都姓胡。
村長是一名年約六十的老丈,名叫胡存善,家中有三子,老伴已經去世多年了。
胡家村和武朝大部分村莊一樣,遠遠看上去灰蒙蒙的,都是低矮的茅草屋。
胡存善作為村長,家中的條件算是村裡最好的,就這也不過隻是用一半磚頭一半泥坯糊起來一間像樣的房子,其餘的房子還都是茅草屋。
相對於村中那些刮風漏風,下雨漏雨的村民,胡存善家算是很好了。
楊泰出具了官府開具的路引,這是出門在外必不或缺的官方信物。
楊泰一行如今的身份是去潁州行商。
胡存善不疑有他,像楊泰他們這樣的行商很多,並且他們還有路引,於是便讓楊泰他們在家中借宿一晚。
武朝的百姓很是良善,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清貧,但是對於客人,他們會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來招待他們。
普通百姓並沒有吃晚飯的習慣,一日兩餐是常態。
不過今天,胡存善準備了一鍋粟米粥,外加幾個黍麵餅子,還有一盤鹹菜。
“幾位郎君,家裡條件簡陋,幾位將就著吃點吧!”胡存善笑嗬嗬地對楊泰幾人說道。
武朝人便是這般,明明這些東西都是家中最好的食物了,嘴上還說著謙虛的話語。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隻有在農忙時,家中的壯勞力才能吃上一頓乾的,像今晚這種不僅有餅子還有粥和鹹菜,這幾乎就和過節一般。
“老伯客氣了,今晚多有叨擾,這些錢就算是我們今晚住宿和夥食費。”
楊泰說話的同時遞給胡存善一串錢,一串錢是一百文。
這是出發前楊泰特意準備的零錢。
胡存善看到這麼多錢連忙擺手推辭道:“使不得,這可使不得,都是一些粗茶淡飯,郎君快快收起來吧!”
楊泰將錢塞給胡存善,嘴中笑道:“老伯你要是不要,這飯我們可不好意思吃,你就收下吧,可不要和我們推來推去了。”
胡存善拗不過楊泰,隻好將錢收下。
“那幾位郎君早點吃了好休息,碗筷就放到這裡,明早老漢再來收拾。”
胡存善笑嗬嗬地說道。
“有勞了,老伯你也早些休息。”
胡存善離開後,楊泰對幾人說道:“先吃飯吧,明天我們繼續趕路。”
幾人早已經饑腸轆轆,聞言也不客氣,一人一碗粥一個餅子,大快朵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