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歌冷漠開講。
“天寶年間,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之貌,遂命吳道子乘驛傳赴嘉陵江寫生。”
“吳道子漫遊江上,將這一幕一景銘記於心,並未繪製草圖。”
“返回長安,玄宗問他作畫情況,吳道子回答:臣無粉本,並記在心。”
“玄宗命吳道子在大同壁上繪畫,吳道子凝神揮筆一日成。”
“後有唐名將李思訓也擅畫山水,亦在大同壁上畫嘉陵山水,不過數月才畫完……”
“這段曆史,出自《唐斷畫》。”
“其中‘臣無粉本,並記在心’的典故小學生都知道,吳道子畫的嘉陵江是壁畫,何來宣紙畫?”
“再有,畫聖力作,四億都未必買的到!區區四千八百萬競拍得來,畫聖要是還活著,會被你們這幫眼瞎狗徒活活氣死!”
一番話越到最後,越是一聲聲的倒吸涼氣的聲音。
曆史不會記錯,畫聖力作更不會這麼便宜!
如此淺顯的道理,當隨著這段曆史講出,更具說服力。
實則,秦楚歌這一介武夫能知道的如此清楚,是因為他在海島上結識過一個文人騷客,那人就是專門研究畫聖吳道子的。
而且,人家手裡握著的幾乎全是吳道子的真品畫作,若是不然,這世間的畫聖力作又怎會如此稀有。
趙無印高傲無敵的樣子瞬間癱倒,掙紮有詞:“不可能,你胡編亂造,這不是假畫……”
景家子嗣則把目光聚焦在了景家大奶奶身上,這個秦楚歌不好對付啊!
良久,姚曼玉不得已開口:“趙公子請起來!”
旋即,姚曼玉將趙無印帶來的那副《嘉陵仙園》展開,極為堅定的對眾人說道:
“我說這幅畫是真的,它就是真的!秦家小兒不過是在亂編故事,他的話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無稽之談?
秦楚歌又搖了搖頭。
“你不想求真,可是我偏偏就要求真,給你這渾濁的狗眼上上眼藥水。”
秦楚歌將早已準備好給景畫奶奶的賀禮拿了出來。
“剛才那段曆史還沒講完,於大同壁數月完成筆畫的李思訓後又找吳道子解疑,他問吳,一日就將嘉陵江水畫完,為何這麼快?”
“吳道子指了指自己的心,說都在心裡。隨即當場揮墨,再作一副,李思訓當場跪服。”
“這畫不叫《嘉陵仙園》,它真正的名字叫《嘉陵三百裡》!”
“瞪大你們的狗眼好好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畫聖力作!”
唰……
畫卷展開,無數雙眼睛齊齊聚焦此畫。
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勝。
三百裡的旖旎風光,躍然紙上。
這畫作像是帶著魔力,讓人身臨其境,置身畫卷之中。
更讓在場的每一個人,不自覺的生出祖國大好河山之感,實乃讓人流連忘返。
反觀趙無印帶來的畫卷,山水風光十分黯淡,壓根就不會讓人從心底產生流連之感。
如此,假畫與真畫之貌,一目了然。
因為,隻有從心底發出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
吳道子說,嘉陵江都在他心裡。
時至今日,當每一個瞻仰過此畫的人,都不得不從心底發出誠摯感慨。
這畫是在教人做人!
此乃畫聖真風範,更配得上神作之稱,無愧於百代畫聖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