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裁汰整編,秦國成立了正式軍隊,最初隻保留精銳鐵甲騎兵、輕騎兵和重甲步卒。就其總數而言,隻有秦國原來兵力的三分之一,但也達到了恐怖的七十萬,再加上後來效仿大漢十二內衛成立的天狼九衛和新成立的幾個邊軍,秦國的兵力也同大漢一樣,達到了擁兵百萬。
按照周禮,‘千乘之國’是大諸侯,也就是說,其擁有的戰車數量以千為單位計算,最多不許超過五千輛兵車。
而‘萬乘之國’,就可以稱王了。
如果以一車五人計算,天下王國萬萬千,能算是真王的,還真就隻有秦漢兩國。
扯遠了,之所以扯出當年苻毅改革兵製的舊事,便是想說:如今秦國的軍隊,已經是一支職業化、現代化的軍隊,其戰力和職業素養,足以讓其他各國望塵莫及,唯有大漢帝國的邊軍,或可與之一戰。
......
夜色低沉,在一片黑雲之中,苻文把中軍大帳設在了距離陽樂城東北五裡處,那是一處一馬平川視野遼闊的三岔路口,在岔路交彙處建營,進可通達四方,退可遏路據守,占儘了地利。
立功之人,謹於時而簡於行,苻文在行軍途中,並沒有和劉淮一樣夾帶享樂之物,也沒有額外要求什麼珍惜名貴的餐食,中軍大帳裡麵設置的簡簡單單,除了一把狼刀、一張木榻、幾塊兒毛氈、一座行軍沙盤和基本苻文酷愛的書籍以外,再無他物。
甚至就連苻文中軍大帳的樣式也同尋常營帳無二,此舉除了隱蔽主將行蹤外,更顯示除了苻文身上沒有太多貴族子弟才有的嬌慣氣,這反而贏得了將士們的心。
大秦軍民上馬能戰、下馬可耕,雖然苻毅推行草原諸部漢化多年,但除了職業化的素養,這個馬背民族來去颯踏如風的習性卻沒有太大改變,大賢良雷弱兒將這種深入骨髓的脾氣秉性,叫做國風。
國風使然,苻文剛剛從外麵回到中軍大帳,還未等坐下與趙安南討一碗熱茶,帳外疾馳的馬蹄之聲便轉瞬傳到帳門,中軍司馬大踏步前來大聲稟報:拓跋寔、敖非、鄧翼、慕容恪四位將軍並帝江衛衛隊長呼延無憂,在帳外候見。
苻文發令簡短利落,“速速請見!”
呼吸之間,五員戰將披甲持刀入內,拱手參拜過苻文,列座兩旁,大帳瞬間擁擠了起來。
在座五人都是大秦八柱國的貴胄子弟,以往見麵,苻文總免不了客套寒暄一番,可今日苻文被那兩封信件搞的眉心深鎖,心中似火燃燒,也懶得理會那些繁文縟節了。
不過,麵對五人,苻文還是打算以小見大,最後引入主題,恰逢暮食,少年雙手一拍,兩名早已準備妥當的侍者,托盤提籃而入,將酒菜擺上各自木案。
飯食簡單實惠,一派胡地習俗。
每人席案中間有一個大陶盆,盛著一整隻熱氣蒸騰湯汁鮮亮的燉肥羊腿。大陶盆旁邊四大碗素菜,分彆是綠葵、藿菜、鮮韭、一盆無名野菜。另有兩隻小銅碗,卻盛著黃亮的卵蒜泥和紅亮的米醋。邊上一個大木盤,擺著一摞熱騰騰的白麵餅。酒器卻是大大的陶杯,隻不過沒有酒,隻有水。
諸將看著肥羊燉,食欲大振,對著陶盆中的羊腿一陣撕扯,吞下熱氣騰騰的一口,頓感肥嫩濃香。
苻文則並沒有急著去撕扯羊肉,反而伸手去抓那盆不知名的野菜。四盆素菜都是秦人做法,開水中一汆,油鹽醋蒜一拌,更是本色本味。葵、韭、藿這三種蔬菜很常見,而這盆不知名野菜,大秦人叫恥菜,意味‘食之莫忘前恥’,是生在大秦麥田裡的野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