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章 子子樞要,方可成事(一)(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2504 字 1個月前

同樣是二月二十五,就在老夏瞻單挑苻文中軍時,陽樂城西南五十裡的一片連營中,夜深人靜。

連綿不斷的營寨鋪設在一條大河的兩岸,駐紮在兩岸軍兵依河建營。

金溝禦水自西東,從帳篷的樣式和士卒的軍備來看,應是一支建製齊全的漢軍邊軍,而從營帳數量不難發現,整座大營約莫有五萬人左右,此時的大營靜悄無聲,除了點點篝火伴著打瞌睡的士卒,再聽不見一絲異樣聲音。

但令人費解的是,這支漢軍邊軍沒有掛出漢旗,枝燈微弱的中軍大帳門外,亦沒有掛出將旗懸出,一時間令人分不清這到底是哪支漢軍驍勇在此駐紮。

這支漢軍的中軍大帳內,漸漸傳出陣陣管弦絲竹之聲,視野拉近,帳內的美酒珍物如山堆積,類似諸如明珠、文犀、金寶、玉器之物不計其數,劉沁、劉瀚兩位新王正寬衣素帶,同案對坐。

兩人開懷暢飲,醉意酣醺,神形繚亂之中,卻仍推杯換盞,豪飲連連,從兩兄弟布滿喜悅的臉上便能看出,今夜,這兩位兩遼新王,打算借著管弦靡靡之聲,歡飲達旦了。

隱忍兩代,時來運轉,一朝封王,父仇既雪,逃不出宿命輪轉,躲不開天道昭昭。

這種大喜,換成誰,也會通飲一番一解情愁的。

當然,兩人之所以在大戰之時還敢明目張膽地痛飲,自然仍有他因。

自從苻文入主兩遼圍困陽樂城伊始,出於對可

能北上馳援漢軍的防備和對二劉忠心的忌憚,苻文這位少年元帥並沒有讓劉沁和劉瀚直接參與圍攻陽樂城的戰役。

在圍城策略的選擇上,苻文因地製宜,命令慕容恪等四位將軍各自領軍從四麵攻城,苻文自己則率帝江衛在陽樂城外五裡紮營,以作屏護糧道船艦之用,並且,苻文還把二劉的軍隊布置在陽樂城南一處河運通暢、馳道平整的要地,下令命二人提防牧州、曲州可能進犯的漢軍。

此等排布,不可謂不縝密。

劉瀚、劉沁哥倆兒得令後,展開地圖細細斟酌,隨後笑逐顏開。

原因無他,隻因如今的大漢帝國,的的確確已經無兵可派。

距離兩人駐紮地最近的水軍,是已經被江鋒打殘正在重建的曲州雍奴水軍,距離兩人最近的陸軍,則是地處曲、薄兩州交界處淩源山脈的平田軍、華興武備軍和位於曲州德詔郡的雁門武備軍,同在淩源的平田、華興武備兩軍,正忙著駐軍嘉福山與江鋒刀兵相見,雁門武備軍相對距離較遠,加之武備將軍錢成利欲熏心唯錢如是,聽說被蔣星澤收買,正幫著江鋒穩固德詔郡,又哪裡來的閒功夫去理會薄州這攤爛事兒?

如此算來,劉瀚、劉沁在此駐防,駐是駐了,但卻沒有可防之人,如何不使兩位新王高枕軟榻、徹夜狂歡呐!

將軍懈怠,將官效仿,士卒從之。

整個襄平軍和侯城軍從上到下,全部無

比懈怠,不務兵事,終日儘醉,就連往日例行的帳內夜巡,都不複存在了。

天上一輪明月,地上一點煙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