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花迷眼,盛世太平(上)(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3607 字 10個月前

漢曆340年,庚子鼠年秋,距離三國一統,已經過去百年之久。

隸屬於曲州的華興郡寒意深濃,北風烈烈,千裡沃野稻麥低頭、朗朗晴空群雁南飛。

(注:為方便閱讀,本文均采用公元年,取消紀年。)

華興郡所轄共八縣。郡守府治所淩源縣,是華興郡第一大縣,淩源這個地界,北抵舊燕長城,向北直通薄州九郡七十八縣,轄區方圓一百二十餘裡民眾五六萬,其中淩河穿流、林木茂盛、沃野千裡。

傳聞,以淩源縣一縣之力,可養漢軍一軍之存活。

一葉可知秋,華興郡乃曲州產糧大郡、乃塞北富庶要地、乃大漢天朝東北中部重鎮。

分割曲、薄兩州的淩源山脈,與淩源城緊緊依偎,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山脈以北是為薄州,山脈以南則為曲州,薄州乃匈奴故土,曲州是古中原北境故地,草原民族如果奪取了薄州,向南過了淩源山脈,入主中原便是一片通途。

四十五年前,漢神武帝劉諶為了抗擊北方草原霸主大秦的全麵入侵,禦駕親征,北征歸來時,曾作《淩源短歌》一吐胸襟:妙水屯萬騎,淩源駐五營。塞北麾武節,仗劍縱神兵。

正因如此,淩源縣城北數裡,淩源山脈下、淩河大水旁,華興武備將軍鄧延統兵三萬,常年駐紮在此,屯田、治水、練兵。

郡守府治所淩源縣城,為華興郡第一大城,六裡見方,民眾十萬,其中,稻麥街貫通南北、神水街縱橫東西,以四宮之勢將淩源這塊璞玉切割上佳。

大漢尚火德,著裝以黑紅為要;漢人以‘四象’定尊卑,故位以南為優。

所以,在建城之初,南城兩部非富即貴,郡守與縣長同城共事、世族門閥雲集、官吏商賈彙聚,地價有‘百株一寸’之說,高不可攀。北城兩部成分複雜,大體一部為集市、幫派、商鋪,一部為市井百姓。

新修《漢律·城防章》規定:凡漢屬郡城,辰時開、酉時閉,以半月為一大集,當日卯時開、戊時閉,違者,發配充軍。

今天是漢曆九月初一,恰逢大集。

淩源北城北市人頭攢動、五穀飄香,秋蟲的囈語、商販的賣叫、小二的吆喝、姑娘的嬌笑,交織重疊,好不熱鬨!

路人形形色色,官家世族、公子小姐一湧而至,或盼結一段良緣、或思遇一些奇貨、或想抖一抖威風;商賈小販、書生作匠、百姓孩童、管家仆人遊走問價於市,積年貨、出錢糧、購冬裝,好一幅盛世太平圖!

北市正中望北樓,舞榭歌台此樓中。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