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淩源舊事斷新謀 第67章 酒鬱金香,一鳴驚人(下)(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4132 字 10個月前

人間萬事,皆有禮法,因果循環,天道輪回。

今夜的宴飲,留下了今日的歡愉,可沒人能料到,陸淩和樊聽南今日的臨時提議,在二十年後,發酵成為驚濤駭浪,差點顛覆了漢室半座江山。

待少年少女跪坐宴廳中央,樊聽南溫和一笑,“劉懿、東方羽、公孫跋,今日大宴以待貴客,你等尚且年幼,本無席位,然本郡守祖上有萌陰、大瘟有大善,方允你等列席。見你三人食飯而不飲酒,料你等家中長輩嚴令不許,如此豈不意興大減?實在有違宴請之初衷。”

東方羽腦瓜撥浪鼓一樣點頭,小丫頭對香醇美酒,毫無抵抗能力,她俏皮地舔了舔嘴唇,看著樊聽南滿臉期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北境人皆豪爽,樊聽南愛屋及烏,特彆喜歡東方羽的跳脫性格,遂笑道,“方才我與陸中郎小議,決定每人出題一道,回答上佳者,特準飲酒一壺,若回家被秋後算賬,你們隻管找我與陸中郎,保證不會被打屁股,哈哈哈!”

眾人一陣哄笑,劉懿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謹慎點頭。

樊聽南見三人應答,對陸淩抬手朗聲道,“陸中郎,請!”

陸淩才不會搶這個沒有必要的風頭,他趕忙擺手謙讓,“哎呀呀,樊郡守取笑啦,小子怎敢喧賓奪主,樊郡守請!”

“那樊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樊聽南也不推辭,笑眯眯的瞥了一眼三人,道,“樊某鄉野村夫,也沒啥好的立意,便就地取材了!嗯...,樊某以為,國富之道,當罕興力役,勿奪農時,察奪天機,若你等為一縣之長,恰遇大旱之年,該當如何啊?”

宴廳一時有些安靜,不到十息,公孫跋率先起身拱手,答道,“大人,小民以為,若風雨不時、草木旱落,以一縣之力恐難以應對。當即刻開倉平糧、抑製物價、上報郡守,而後,開放山澤、停收商稅、發放救濟,最後,男丁入軍、女丁入坊,領取俸祿以維持生活,老少料理則皆歸縣府,如此可安然度過旱災。”

樊、陸二人並未表態,但赴宴文人可是一致點頭稱是,他們覺得曆代良吏處理大災大難,也不過如此。公孫喬木、東方春生兩位老者對公孫跋的應答,也是交口稱讚不絕。

麵對誇讚,公孫跋麵無表情,他看向劉懿和東方羽,眼中流出一絲挑釁和鄙夷。

東方羽倒沒有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但素來膽小謹慎的劉懿,卻有所察覺,他濃眉微皺,麵若浮波,但心中卻已掀起驚濤駭浪,惱怒無比。

公孫跋,我等雖為寒門庶子,但你莫要狗眼看人低,今夜,老子讓你知道知道,什麼叫‘才無貴賤之分’。

不一會兒,劉懿起身拱手,見他目若朗星般璀璨,進言道,“二位大人,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事平平。一縣之長,久居當地,當有察一地天文、知一方地理之能,旱澇自有定律,從初冬既可知夏末,從而早作準備,兵來將擋實屬下策。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旱而望雨、渴而求飲,懿以為,治民之法,當重在經常,若是旱澇常有之地,縣令必錯過農時,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使用賈便其肆、農樂其業,而這過程中,縣府僅需在府庫充盈時,賜民田宅、犁牛、種子,防止蟲災即可,大旱之年,自有溝渠囤積之水相幫,此方為治本之法。”

“善!”

對於劉懿的回答,樊、陸二人緩緩點頭。

公孫跋說的是庸吏,事事佇倚上頭援助,劉懿講的是能吏,處處講求先發製人,樊、陸二人自然屬於能吏一類,對劉懿的說辭,頗為認可。

座下諸人也紛紛撫掌叫好,隨後,這目光便聚到了東方羽身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