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淩源舊事斷新謀 第106章 名家巨擘,攪風弄雲(上)(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6136 字 7個月前

如果書中沒有寫,歲月可以抹掉一個人所有的痕跡!

......

當世之人隻知道東方春生乃是天下聞名的誦書達人,卻不知他也曾是翻卷風雲的名家巨擘。

細談東方春生這位老倔頭兒前,便不得不說說這諸子百家中,最為能言善辯的名家一脈。

這名家曆史悠久,足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且為諸子九大顯學之一。

名家曆代辯者皆以嚴謹的邏輯思維和獨到的論世思想而聞名,為世間論辯之學而必要興起,辯者們尤其擅長詭辯之法,其傳世成書中所記的曆物十題及辯者二十一事,均展現出了曆代辯者的巧言善辯。

名家之人多喜歡控名指實、參伍不失,因此,雖然名家擅長論辯,但其論辯又流於苛察繳繞,疙疙瘩瘩,詭譎奇異,所以曆史上一直名聲不太好,帝王貴胄嫌棄他們隻會動動嘴皮子,平民百姓則嘲諷他們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得到富貴榮華。

當年,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帝國中樞的強勢領導下,名辯之學難以發展,名家也隨之衰落,名家的門楣,一度淪為江湖笑柄。

但是,衰落並不代表消失,三國時期的英傑禰衡、法正,以及四十餘年前冒死赴鮮卑,幫助帝國一舉扭轉秦漢戰局頹勢的鴻臚少卿周庵,還有這東方春生等等,均為名家之人,且都是名震一時的大人物。

四十多年前,大秦舉國犯境,漢帝國滿朝惶恐,主和派不在少數,他們諫言割地求和,並以長江為界,偏居江南。主戰派多為武將,能打不能說,為了對付那些能說會道的文臣,武將們在求援之下,年輕的東方春生寒夜提舌刃、慷慨入未央,辯儘朝野廟堂,終是幫助神武帝定下了北征的決定,也定下了從此四十年的太平和廣袤的疆土。

秦漢開戰之初,戰事膠著,再加上諸侯王陡生叛亂,主和派遂又搬出那套“文景和親,以安天下”的無知說辭,請求神武帝罷兵言和,由於開戰初期內憂外患,漢軍多線作戰,導致戰事不順,神武帝亦動了和談的心思,準備暗地裡與大秦罷兵言和。

這一次,又是名家巨擎挺身而出,隱士周庵,戰前冒死攔聖駕,舌敗群儒,說服神武帝放棄求和想法,陣前討官爵,單騎獨馬,千方百計穿過大秦疆土,來到位於大秦北境的鮮卑部,憑借三寸巧舌之利,許以千牛萬馬之厚禮相贈,終換得鮮卑人南攻大秦王庭,致使攻守異形,幫助漢帝國獲得慘勝。

雖然在事後鮮卑人被大秦帝國並入疆土,但是,名家和鮮卑人聯手,拯救了一個巍巍五百年的帝國江山。

莫管是戰前、戰中,還是戰後,這一戰,漢帝國都可以配得上一個慘字,據傳,在神武帝班師回朝的途中,沿途有的刺史、郡守,連祭祀天地用的三牲都因戰事無法湊齊,毫不誇張的講,漢帝國僅差一點,便要被打到偏安江南一隅苟延殘喘的悲涼境地。

這讓立誌開創一個天下盛世的漢神武帝劉諶,大為惱火,他對整日將仁義禮智信掛在嘴邊卻沒有半點實際用處的老儒生們,生出一種失望透頂的心情。

事後,神武帝劉諶總結得失,他認為,“此戰之慘勝,不在君臣無能,不在臣民離心,而在治國大略之缺失。”

尊儒崇孔,雖然加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綱,讓人們謹記尊卑,卻也壅塞了後學思想,禁錮了眾生靈魂,這或許是仁君所盼,卻不是神武帝這樣的明君所盼。

儒道當尊,卻絕不可成為利欲熏心之祿餌,絕不能成為阻塞時代發展的絆腳石。

所以,當改良儒家,當革化儒學,當通路百家,導之以開化民眾,用後半生時間,立一個盛世強國。

所以,四十六年前的那場烽火,不僅成就了大大小小的世族,還成就了一個百花齊放的諸子百家。

在神武帝的授意下,從那以後,大漢朝廷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八個字三緘其口,對道、法、陰陽、農、墨、名等百家學說的發展,亦不再遏製,反而有了暗中支持的跡象。

因原因種種,劉諶生前,雖未將革新國政大略之事提上日程,但對江湖百家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卻也越來越大力支持,更征召了一些如周庵、東方春生般的名家大才,入朝為天家效命。

雖然神武帝劉諶此生未能革新朝政,但他卻為他一手締造的龐大帝國的繼承者,劉彥,在儒家聖地賢達學宮埋下了一枚暗子,期許有朝一日掀起滔天巨浪,而這,便是幾百章以後的後話了!

......

書歸正傳,這東方春生,即是名家大才,又是官場異類。

若所記不錯,東方春生今年應是六十有九,他出山那年,剛剛二十滿三,當年老爺子玉樹臨不臨風咱不知道,可他出山的年紀,絕對算得上風華正茂。

東方春生師從何人,至今也沒人說得清楚,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當年,陸淩他爺爺,仍在朝中任職的平原將軍陸機,千裡迢迢前往刑名山莊,尋求名家雄辯之才出山相助時,東方春生便卷著鋪蓋,一個人從名家聖地刑名山莊走了出來。

哼!老爺子就是這麼神秘!神秘到連老爺子自己都忘了許多本該被世人稱頌讚美的事情。

當年未央宮中,這位倔強執拗的老爺子說了啥、咋說的,史書上那是一筆都沒有寫!不過,根據羽林甲衛回憶,當日散朝之時,所有的主和派皆怒目噴張,皆圖殺東方春生而後快,若不是主戰派諸武將護著,恐怕東方春生這小命兒,當日就要扔到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