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
話說小國治國靠‘人治’,大國治國靠‘法治’。
一個軍事強國和政治強國,一定是有著從點到線,從線到麵,極為完整的製度體係,就拿強盛了五百年的大漢帝國來說,其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有著極為完備的章程與程序。
這套程序可以說是千頭萬緒,基於此,帝國的公務人員從上到下每天都要麵臨著大量的繁雜瑣事,但正是這些瑣事,構成了帝國行政這棵蓬勃大樹,為帝國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保障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所以,一套健全的、運行流暢的行政管理體係,是一個國家的中樞神經係統,是保障大漢帝國國祚綿延五百餘年,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明白了這一點,荀庾聽到褚如水問的‘貴庚’二字後臉色變黑的原因,就能解釋的通了。
在《漢律·治製章》中,明確地規定了大漢官員和官吏告老還鄉的年齡,其曰:凡郡及以上官員,年過花甲可退休於居;郡以下官員,年過知天命可還政於君,來去自願,絕不強留。
換成人話,也就是說,郡守(含郡守)以上的官員,在六十歲以上,便可申請告老還鄉,而郡守以下的,五十歲便可以退居二線。
設置這條規矩的,是當年接替諸葛丞相的蔣琬。
在他認為,這是控製官員隊伍保持相對穩定和年輕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是保持官僚機構血液長青的必然要求,也是漢室帝王們給辛苦功勞大半生的官員們的一個福祉。
當然,你若不糊塗,也可以一直在位履職,直到天家降詔,你再卷鋪蓋卷離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剛剛荀庾頓時黑下來的臉,就藏在這年齡的秘密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