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這樣,當呂錚出山力挽狂瀾,為劉彥定下天地人三策時,已經怒不可遏的劉彥,還是選擇了溫水煮青蛙的下策。
這,便是農耕民族藏在骨子裡最深沉的性格:以和為貴,天下太平!
而遊牧民族,則以極強的侵略性著稱。
恰如兩位君王。
大秦頭狼苻毅的性格與漢帝劉彥恰恰相反。
苻毅絕不是劉彥那般念舊情且優柔寡斷的人,他殺伐果斷、剛如玄鐵,對待敵人毫不留情,這一點,從他登基時大肆屠殺反對派並堆砌屍觀就可看出。
用極為直白一點的話來講,劉彥更喜歡用腦子,苻毅,則更喜歡用刀。
......
天狼殿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此刻的天狼殿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頭狼苻毅收到鸞一刀的密信後,略加思索,便立即傳召大皇子苻生、四皇子苻生、九門九司負責人、天狼九衛衛隊長前來議事。
此刻,眾人在讀完了密信內容後,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人儘昂首挺胸,他們目光凝重,紛紛目不轉睛地看著苻毅,頗有請戰的架勢。
大秦君臣皆尚武,苻毅見此景,心中對今日議題早有結果,但他仍故作嚴肅,開口說道,“諸位皇子愛卿,就漢奴出兵高句麗一事,有何良策啊?”
九司之長大良造赤溫,率先出列,
這位名義上統禦大秦九道近八十萬將士的兵馬大元帥,眼大鼻大、耳大口大,廣額濃眉、相貌粗野。
眾人見其聲如洪鐘,言語中有著一絲驕傲,對苻毅拜首言道,“陛下,高句麗雖隻是個彈丸之國,但其乃九生之地,吞並於此,則有虎視漢奴中原之威,萬不可失。且,我大秦將士驍勇,借此機會與漢奴掰掰手腕,小試牛刀,一展國威,一雪前恥,豈不快哉?臣以為,漢奴東境兵馬久輸戰陣,弱不可堪,可遣一上將,攜兵馬十萬,走水路馳援高句麗,出其不意,定能一戰定鼎。”
赤溫的話極具感染力,當他說完,全場僅是認可之色。
苻毅聽完,心中也多了那麼一絲美意。
其實秦國自己家裡的情況,並不比劉彥強多少。
劉彥那邊兒是百族萌動,而自己這邊,八柱國也不是什麼好鳥。
八柱國原本就是十分強大的草原部落,當年,劉淵雄才大略,以吞天之勇,方才半打半說地將這八個部落收服,雖然名義上隸屬大秦王庭,但其軍事和政治上的自主性十分突出。
為了壓製、削弱八柱國,不管是劉淵父子還是他苻氏父子,都想了極多的辦法,比如八柱國頭銜二十年一換、限製八柱國直屬兵馬、建立天狼九衛、吸納寒門士子入仕、篤信道教等等,甚至就連建立城池和漢化秦人兩件事,也並非真心為了強國考慮,其中多多少少帶了些削弱八柱國的意思。
一係列舉措,的的確確讓八柱國消消停停蟄伏了將近一個甲子,其實力也大為衰弱,不過歸根究底,真正穩坐釣魚台的原因,還是三代大秦君主皆是鐵腕治國、強權處事之輩,不然,以草原人窮兵黷武的虎狼性格,王位還真就是你家坐完我家坐。
你信公理我信強權,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