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風吹過,我裹著厚重裘衣,躺在厚龍崗成山的柴堆上,看著滿天繁星光亮瑩瑩,我心想劉將軍心思縝密,滴水不漏,從他出仕至今的五年裡,他能走到今天,絕不是僅靠氣運和父輩萌陰那麼簡單。
所以,相信劉將軍,追隨劉將軍,服從劉將軍,總是沒有錯的。
即使錯了,那邊錯了,我,絕不後悔。
想罷,我回到屋內,排空雜念,緩緩睡去。
自從大禹治水,貫通中華山水,幾千年來,華夏共融,血脈同交,百毒不侵的神農氏、驍勇無匹的九黎氏、聰慧至極的有巢氏、開文啟智的伏羲氏等等。許許多多先天血脈強勢的族群,隨著不斷的遷徙和繁衍,血脈日衰,漸漸消弭在曆史的長河裡。作為上古血脈夏後氏中一個微乎其微的分支,我北拘一族,自然也不例外。
時光流逝,擁有純正血統的北拘族人,已經並不多見。再加上太白山上那條孽龍為禍赤鬆郡多年,北拘一族再度衰敗。幾年前,劉將軍招募北拘族人協助北上天池,赤鬆郡五山十八寨三十六崗也僅是出了北拘族人一百餘名。想必,現今存世的北拘族人,怕是已經不足五百人。而隨著赤鬆郡日見繁盛,人心思定,沒人願意過刀尖上舔血的軍旅生活,能來報名從軍的北拘人,想必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基於此,我對此行招募族人數量方麵,始終處於一個悲觀態度。
江鋒坐擁數萬大軍,我若招募到百八十名族人,實在不解渴,但想要招募到千餘名北拘族人,在我看來,無異於癡人說夢,能招募到八百名士兵,我便已心滿意足啦。
事實上,我低估了李大爺和王二爺的號召力,也低估了赤鬆郡人報答劉將軍恩情的決心。
有李大爺和王二爺振臂一呼,再加上赤鬆郡百姓感念劉將軍恩德,五山十八寨三十六崗紛紛響應,整個招兵的過程,並沒有太大波折,千餘名無心務農又渴望建功的青壯漢子,成為北拘衛成軍的第一批士卒。
一下子招募到了一千餘人,這倒是超乎我的意料。
但是,北拘族人的現狀,與我估計的沒有太大出入,千餘名青壯中,隻有北拘族人七十餘名,大多數的北拘人都選擇了過普普通通平凡人的日子,能來七十餘人,已經遠超設想,我亦心滿意足了。
招兵妥當,我並沒有耽擱太多時間,給李延風書信一封,便辭彆了正忙著安置東境五軍戰敗秦軍引發逃民的李大爺和王二爺,將千餘人化整為零,分批次或走官道、或循小路,分散著前往水河觀後山。
我亦喬裝成村婦模樣,帶著北海,扛了一袋子乾糧,喬裝成逃民模樣,沿大路而走。
一路無恙,幾日之後,又見赤鬆、彰武兩郡界碑。
我這顆心,隨著幾日的安穩,漸漸放鬆警惕,見到界碑,終於定下心來。
“小北海,過了這個彎,便過了赤鬆郡。再過幾個縣,就是水河觀,到那時,你便和你的劉懿大哥一山之隔啦!”我和北海在路邊小憩,先聊道。
“嘿!幾年不見,也不知劉懿大哥出落成哪般模樣!”精壯的北海坐在那裡如一座小山,大口啃著乾糧,憨聲道,“臨行前,李大爺和王二爺要我跟著劉懿大哥好好乾,將來做個大官衣錦還鄉,也好光宗耀祖。”
我目光堅定,毅然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