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章 無家可奔,有國難投(二)(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3806 字 10個月前

人之精氣血脈,實有窮儘之時也。

二十歲時,你感覺體火旺盛,氣衝鬥牛,總有花不完的力氣。

三十而立,你自認精力充沛,加班加點某事業亦是小草一碟。

四十歲,精力稍減,但扛在肩頭的責任,讓你仍然勉力支撐。

五十歲,人近黃昏,青春不在,看遍繁華,也讀懂了過去和未來,漸漸開始適應了安分守己和隨遇而安。

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身體狀態和感悟,二十歲不解三十歲的沉穩,三十歲不解四十歲的淡然,如是而已。

近幾年來,大漢天子劉彥操勞國事過甚,日漸衰老,頭發漸有從半白到全白的趨勢,原來挺挺拔拔如青鬆一般的腰杆兒,被沉重的江山和眾多的子民壓得有些彎曲,縱有號稱可以‘卻疾延年、壽增無量’的長生境界加持,就算他整日吵吵著年輕不服老,也止不住日理萬機後身體的江河日下。

哎!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嘍!

稍頃,宣室殿下,丞相呂錚、大將軍陶侃、太常皇甫敕星安靜地正襟危坐,兩顆白頭和一顆灰頭好似定住了一般,不敢有分毫晃動。

今日是例行的群臣月休,劉彥登基十幾年,就算有天大的急事,他也不會在這一天召見臣子商議事情,今日破例,可見事情非同小可。

兩公一卿,再加上剛剛到來的太尉江蒼,三公一卿共聚宣室殿,定有大事發生,所以,曆來和和氣氣的君君臣臣,都變得嚴肅起來。

待得老江蒼坐定後,劉彥便倉促開口,道,“幾位卿家今日本該月休,可朕忽命人傳詔召三位入宮,實乃有要事相商,還請諸公見諒!”

素來性情溫良的劉彥,這次並沒有給殿下三顆白頭謙恭的機會,直接把眼睛瞥向太常皇甫敕星,示意皇甫敕星不要囉嗦,直奔主題。

太常皇甫敕星也不磨蹭,立刻說道,“陛下,三位大人,臣昨夜於太廟卜卦,上卦象卦離、下卦震,全卦三陰三陽各半,卦象噬嗑。”

三顆白頭,齊齊看向皇甫敕星,麵露詫異之色。

......

每季太廟卜卦以占國運,是大漢開國後便一以貫之的傳統,任國家如何動蕩,這一傳統從未改變。

卜卦之事由太常,也就是皇甫敕星總掌,卜卦前,太常需沐浴更衣、齋戒三日,褪去凡塵俗氣,屆時,樂隊守鐘抱器,黃鐘大呂奏起莊嚴肅穆的祭天雅樂,六通鼓後,太常帶太常丞、太祝令、太宰令、太卜令、侍詔、治曆等一乾卜卦屬臣,踩著紅氈直上祭壇,代君王拜天祭地,再依《易經》之法,運心念於周天,卜算禍福凶吉。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鬼神,太廟卜卦,曆來精準,傳聞太廟之中,有大漢曆代帝王幫助接連天地,所以太常作為人間使者,在禮數周備後,便可以與天感應,竊取天機。

此僅為民間傳言,真假難辨。

不過,從高祖劉邦起,每一次占卜凶吉,在當年都得到了應驗。

至於占卜背後真正的緣由,恐怕隻有劉彥和他那位二師父沈瓊知道了。

大漢開國五百年,卜到吉卦上卦無數,卜到下下卦的,隻有五次,分彆是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白登山、吳王劉濞領銜七國禍亂天下、王莽篡權亂政、董卓率西涼軍入主京畿和東吳陸遜陸伯言火燒連營八百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