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章 蕭霜淩雪,溫草暖廬(一)(1 / 2)

一劍吞鴻 曹家大官人 3606 字 10個月前

山寒夜冷,夜幕之下,寒舍諾大的燎爐中木炭行將燃儘,屋中已是有了寒氣,在劉懿和蘇禦交談之時,喬妙卿用炭箕加了一些木炭,將火撥的熊熊旺盛起來,屋中頓時暖烘烘的。

喬妙卿坐在一旁,安靜地看著蘇禦,思緒飄向遠方,不再理會屋內兩人。

也在這個當口,劉懿和蘇禦同時閉口,劉懿似乎有些精神萎靡昏昏欲睡。

而蘇禦的思緒,則飄向了遙遠的過去。

從春秋孔孟脫胎自周朝禮樂創立儒家,到如今儒家成為天下顯學,浩浩蕩蕩八百年,儒家僅兩次主動涉足過廟堂政壇。

一次是漢武帝下詔征求治國之策,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家學子進殿上《舉賢良對策》,主張教化民眾,唯賢是舉。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之說,並進言‘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從此,漢帝國開始了三百年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國策,儒家從此屹立在天下三百年而不倒。

第二次,便是百年以前三國一統大戰,當年,曹魏推行九品中正製,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麵,寒門士子難再出頭,惹得天下百家不滿,而後,諸葛丞相在五丈原續命成功,率蜀漢大軍向北伐魏時,大儒王肅不計父親王朗被諸葛丞相罵死陣前的仇怨,秉持大道,力爭複興漢室,成為掀翻曹魏政權的重要力量。戰後,王肅又成立賢達學宮,為漢帝國休養生息提供了大量德能雙馨的人才,賢達學宮從此得以在漢土立身,又輝煌了一百年。

現如今,大漢帝國內憂外患,帝國東境新敗,敵國蠢蠢欲動,天下世族萌動,意圖再複往日輝煌,重重交織之下,王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儒家素來自詡大漢帝國立國大道,護國神器,倘若危難時刻不出手扶援王權,不僅會惹得天下嘩然,儒家國之大者的胸懷,也必受到摧殘。

人間滄海桑田,唯有能斷者進,天下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蘇禦和他儒家,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的岔路口。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是馳援王室還是保持中立,儒學大家蘇禦,開始了最後的抉擇。

蘇禦走到熾熱的爐火旁,定身而立,目光灼灼。

炭火隨著絲絲氣流搖擺不定,就如蘇禦的心一般猶豫不定、搖擺不定!

就在這時,劉懿微微睜眼,他見蘇禦躊躇的樣子,稍加思索,淡淡地吐出一句,“晚輩常聽聞,天子曾在朝會上對群臣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話,蘇老前輩可曾聽聞?”

以天子之威壓製蘇禦,好一個借力打力。

蘇禦的聲音宛如低沉犀利的牛角號,“陛下兼達百家之心天下皆知,不需要你小子在這裡旁敲側擊。”

劉懿不以為然,繼續說道,“晚輩一路走來,多蒙百家照顧。名家東方春風帶我遊曆北疆,墨家巨子寒李大俠為我搭台鋪路,兵家巨擎夏瞻助我整軍演武,佛門道安、寂榮兩位大師隨我共抗江賊,就連陰陽家的無名前輩,也曾在危難之時救我一命。蘇老前輩,您是儒家最博學、最睿智、最透徹之人,您認為,這些江湖名宿出山助我,難道僅僅隻是依靠我父親的關係和他們的心中大義麼?”

劉懿再一次借力打力,這一次,蘇禦的心,被狠狠撼動了。

可是,蘇禦緊皺的眉頭忽然解鎖,他釋然一笑,無奈地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些人為你奮命,無非是想為子子孫孫謀個前程罷了。”

劉懿憨笑,“難道,蘇老前輩不想如此麼?”

蘇禦沉默不語,這一刻,他想了很多很多,在他的世界裡,從來沒有一刻如同眼前一般,漫長而難以抉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