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在將這道聖旨擬好了之後,送到了朱祁真那裡,讓他批了一個紅後,蓋章後。
這就是一份朝廷正式的聖旨了。
在聖旨批好了之後,李欽立刻就讓人快馬加鞭的送到天津。
讓耿知襄立刻帶著大軍前來和他會合,一同攻打京師。
就在李欽將這個兩份聖旨給耿知襄送去不久。
他就收到了完顏建給他送來的書信。
在看完了書信之後,李欽眉頭逐漸皺了起來。
完顏建要了我一起攻打京師,這是怎麼回事?
他的目的是什麼?
攻打京師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啊?
自已已經派張橫槊帶著三萬大軍駐紮在薊鎮的不遠處了。
他這是想要乾什麼?
但是最後李欽還是,寫信同意了完顏建的提議。
讓他和自已一起攻打京師。
畢竟他帶著大軍去攻打京師了,把戰鬥力如此強悍的數萬女真騎兵放在身後的薊鎮。
他可不放心。
還是把他們放在自已的旁邊,自已親自盯著他們安全一些。
這樣自已也可以把張橫槊的三萬大軍給收回來。
給自已攻打京城增加一份力量。
在做完了這一切之後。
李欽看著軍帳中開始算自已手裡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開口自已攻打京城的時候,能動用多少力量。
此時自已手裡麵原本是有八萬步卒,三萬騎兵,還有八千家丁親兵的。
一共是十一萬八千人左右。
現在經過了連續的大戰,雖然接連勝利。
但是也傷亡了不少的人,還有一些非戰鬥減員。
自已的弟弟李文啟在山海關也有幾千人。
自已又派出周文通帶著三千騎兵去招降各州縣。
現在算上剛剛到來的張橫槊手裡的三萬人。
他手裡還有六萬七千步卒,兩萬五千騎兵,他的八千家丁親兵,也折損了千人。
還剩七千人左右。
這折損的千餘家丁是最讓李欽心疼的,這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啊。
最關鍵的是每一個都是願意為他效死力的人啊。
是他父親李城量幾十年給他留下來的精華啊。
在這連續的大戰中,居然也折損了千人。
這千餘人傷亡裡麵的大頭,主要是當初在抓捕朱祁真時,和他最精銳的禦營血戰的傷亡。
不得不說那些護衛皇帝的禦營戰鬥力是真的強,尤其是抱著必死的意誌和他們搏殺。
那氣勢完全不遜色萬人的部隊。
真不愧是大吳最精銳的部隊。
自已要不是將自已的這八千親兵派出去攔截,派其他的部隊去執行這重要任務。
很有可能真的讓朱祁真給跑了。
自已看著手上的報告,現在跟著他從遼東出來的軍隊,他可以帶去打京師的。
一共還有九萬九千人左右,將近十萬人。
這還不算身為降兵的綠旗營,這段時間李玄尚又招降了不少的降兵。
將那些主動歸降州縣的散兵都收到了裡麵。
在這連續的大戰中,綠旗營也是傷亡不小。
但是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補充,也是擴展到了兩萬人。
這也是一部分的戰力。
當然這一戰他抓捕的俘虜也不少。
和秦勇的大戰,他們就抓到了三萬的俘虜,之後的大戰又抓了八萬。
這就是十多萬俘虜了。
而且都是受過軍事訓練,拿起武器就是專業士兵的戰士。
他當然也很想從裡麵招募補充進綠旗營。
但是他不敢啊。
這些人的家眷可都在京師呢,一但給他們武器,讓他們去打京師。
他們萬一直接倒戈怎麼辦?
想要收編他們至少應該等他把京師打下來再說。
除了綠旗營外,還有就是剛剛歸降,被他封為侯爵的津順侯耿知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