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也有,但是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製定整理和發布。
李欽看著上麵的招降條件,隨後就命令人將這些整理好的條件,發放到各處。
尤其是要注重往山西發放和傳播。
李欽清楚,像楊智勇那樣的忠臣終究隻是少數,這個天下的官員將領,大部分都是凡夫俗子。
畢竟給自已效力,也是效力,甚至自已給的待遇還很好。
那為什麼還要拚命呢?
李欽知道隨著這些投降條件在山西各處傳播,將極大的動搖那些官員的抵抗意誌。
會極大的降低自已征服這些地區的成本。
隨後李欽開始統計自已可以調動的兵力。
自已在河北各地有南下的十四萬大軍,算上在開封折損的,還有非戰鬥減員等。
還有十三萬多點,這一路上倒是在河北還有河南等分散的各州縣,收集了零零碎碎共計兩萬多投降的吳軍。
這些投降的吳軍也全部被他編入了在京師的綠旗營。
現在京師周圍有著五萬的綠旗營,兩萬多自已的精銳本部,還有五萬正在編隊訓練的遼東新兵,和上萬女真大軍。
一共是十三多萬人,在算上宣府的一萬四千多軍隊,和他們在這段時間招募的鄉勇等,在宣府也有兩萬多人。
周文通在宣府也在就地招募守備部隊。
自已的弟弟李文啟在遼東也有八千多人,而且正在招募鄉勇訓練輔助鎮守遼東。
自已手裡直接掌握的武裝力量,加起來,差不多就有近三十萬大軍。
這還不算自已間接掌握的軍事力量,畢竟山東的秦臣耀,他手裡也有山東的七萬大軍。
隨著秦臣耀的徹底臣服,這七萬人,自已已經基本可以通過秦臣耀調動了。
還有大同薑鄉陽的八萬人,雖然處於高度獨立的狀態,但是他也是自已的下屬部隊。
自已要討伐太原的楊智勇,他也是說要發兵跟隨的。
這樣算起來,他手下差不多嫡係非嫡係加起來,差不多是四十多萬大軍而來。
最關鍵的是,這四十多萬大軍是要他提供錢糧供應的。
他每年要撥給這些士兵大量的軍餉,以維持他們對自已的忠心。
其中鄉勇義兵每年是十二兩銀子,士兵是每年二十兩,騎兵是每年二十四兩。
這還隻是士兵的軍餉,還不算朝廷官員和河北山東,河南部分地區的地方官員的俸祿,還有朝廷運轉的經費。
各級軍官的軍餉,自已收買人心花出去的錢。
而且剛剛說的那些隻是軍餉,自已讓工匠們造火炮要不要花錢,造火槍要不要花錢。
自已養著那些工匠們要不要花錢。
還有要是軍隊行動起來,那隨軍的軍帳要不要花錢,隨軍攜帶的各種必需品要不要花錢。
這錢一但花起來,自已現在僅憑這兩地三府提供的稅銀根本就不夠。
這還不算供應這幾十萬脫產的士兵所要消耗的糧食呢。
自已現在實際上就是陷入了巨大的財政赤字中呢。
最關鍵這局勢,隻能讓自已不斷的擴充軍隊,絕對不可能裁軍削弱自已的勢力。
當初自已決定南下,打下富庶的江南,緩解即將崩潰的財政,以供養大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現在江南打不了了,河南已經遍地烽火,變成財政累贅了。
自已隻能西進,打山西,擴大自已的稅基。
隻要自已的財政一直處於赤字,自已就必須要擴張,擴大地盤和稅基。
要不然等著財政崩潰,沒錢滿足軍隊了,自已現在的這幾十萬大軍立刻就敢提刀上京,和他痛陳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