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了朱間慎的命令之後,所有人都知道,朱間慎這是徹底的給這個爭論定下調子了。
獎賞楊智勇,讓他留守汝寧府,防備北敵。
就在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另外的一名大臣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陝西的洪承籌屠戮楊家,投靠李賊。
現在已經徹底證實了,他老家是閩地的,臣請旨,將其抄家掘墳。”
麵對這個大臣的話,朱間慎也是深吸了一口氣,並沒有答應。
而是繼續將這件事情給擱置了下去。
他知道像陝西的洪承籌,還有大同的薑鄉陽等。
他們實際上都是擁有自已軍隊的半獨立的軍閥,李欽對於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強的控製力。
自已對他們的策略一直都是儘力拉攏的。
自從自已稱帝之後,就一直都召集了眾臣研究如何對付李欽。
最後他們基本定下了對付李欽的策略。
經過了他們的研究,李欽看擁兵數十萬,控製了整個北方。
但是他真正絕對控製的區域,也就隻有直隸,還有剛剛拿下來的大部分的山西。
至於山東,大同,剛剛臣服李欽的陝西等,李欽對於他們的控製力都不是絕對的。
在山東有秦臣耀,這裡是李欽在三地中控製力最強的,既依靠兵威,派軍隊進駐了山東,還從秦臣耀手上拿走了山東的賦稅。
但是秦臣耀對山東還是有一定控製力的。
至於大同雖然在李欽的威逼下老老實實的,但是絕對也是各懷鬼胎。
至於剛剛上表臣服李欽的陝西,那更是名義上的歸附了。
而李欽那看似擁有幾十萬的軍隊,但是他這軍隊的成分極其的複雜。
真正的嫡係也不過是那十萬人左右的遼東軍。
剩下的,既有虜兵,又有宣府軍,天津守軍,還有各地零零碎碎的降兵,還有駐守軍。
更不要說名義上受他節製,但是他很難調動的大同軍隊,還有陝西軍隊了。
所以他們對於李欽的現狀,分出了針對他們的不同方略。
對於像陝西,大同,還是有山東的軍隊,則是要儘力的拉攏,讓他們就算是李欽的名下,但是儘量的讓他們保持中立。
在李欽征伐的時候,擁兵不出。
同時對於像宣府軍,還有各地的降兵,則是不停的分化拉攏,同時以打擊為輔。
讓他就算是李欽調他們作戰,也讓他們在戰場上不要那麼賣力。
至於李欽那十萬遼東精銳,則是要重點打擊。
李欽現在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大的勢力,他的根本完全就是靠的這個十萬遼東本部精銳。
他們利用自已控製力最強的這十萬遼東本部精銳,威懾和控製了宣府,還有各地的降兵。
讓他們聽命自已,組成了自已自已控製力稍弱第一層聯軍。
這個裡麵有崔元斌等手握軍權的人。
同時通過他們,撐起了自已幾十萬人的威勢。
逼迫大同的薑鄉陽,山東的秦臣耀等聽命自已。
形成了自已控製力在弱一等的第二層聯軍。
等於是李欽看似有幾十萬軍隊,但是他依靠的隻有他那樣十萬遼東本部。
他對軍隊的控製力是從自已的遼東本部向外逐層遞減的。
所以他們定向的目標就是針對李欽的那十萬遼東精銳重點打擊。
不需要全部消滅,隻要打贏一兩場大勝仗,消滅幾萬人。
讓他手握的嫡係軍隊,無法繼續控製威懾外層的軍隊。
他的勢力自然就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