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壓不住他們這些地頭蛇。
對他們隻能安撫。
所以到了現在,就算是他十分想要支援湖廣,但是麵對掌控江南並極力反對的江南士紳官僚集團,他也是無可奈何。
最後隻能看著他們在朝廷上不斷的吵來吵去。
他也不明白了,為什麼他們一個個的都那麼聰明,但是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決策力就集體下降了。
說白了,不就是內部矛盾大於了外部矛盾嗎?
李欽在北方搞的那些,對於這些江南地主士紳的影響力非常的大。
在李欽的治理下,北方的那些地主士紳比之前輕鬆多了,土地兼並什麼的,李欽是幾乎都不阻止了。
或者說,他並不想現在製止。
在北方那些地主士紳們的生活水平,隨著李欽的放鬆,越來越好了。
雖然誰都知道這樣下去是後患無窮,但是那也是後患。
現在是亂世,後患就算是想要爆發,那也要等我活到那時候啊。
可以說隨著李欽對北方的治理傳到南方,那些地主士紳紛紛在私下,讚歎李欽在北方實行的所謂“仁政”。
他不的不進一步的提拔士紳地主出身的官員進入自已的朝廷,進一步的拉攏他們。
進一步的讓他們和自已綁定在一起,讓他們不要和李欽站在一起。
雖然自已拉攏住了他們,讓他們都站在了自已的這一方。
但是最後的結局也是悲慘的。
那就是自已赤裸裸的變成的一個代表江南地主士紳利益的皇帝。
而自已的朝廷也變成了一個代表江南士紳地主利益的朝廷。
現在朝廷是江南的朝廷,而不是天下的朝廷了。
好處是團結了江南的士紳們,隻要他們團結起來,江北的李欽是不好打過來的。
但是壞處也很明顯,江南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他們對於北伐什麼的缺乏足夠的動力。
畢竟在他們的視角,自已這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沒必要花錢出力的去打那些窮地方。
那些地方拿下了還要把他們的財富轉移去支援他們。
那一條大運河,就是裝著他們江南一船船的財富,來供應京師。
可是麵對如今的局麵,他要是真的什麼都不做,他又有點極其的不甘心。
根據情報,北方草原的韃靼人南下,李欽帶著軍隊北上。
這正是他們的好時機啊。
就算是不能北方攻打李欽,但是西進支援一下湖廣,看看能不能趁機將湖廣收入手中,不是更好嗎?
但是這些人是絲毫不準備支援湖廣啊。
他們準備先將那些反對他們的官員先打倒,將這個朝廷徹底變成他們的一言堂後,再說彆的。
就在他們激烈討論的時候,一個太監將一份六百裡急報送到了朱間慎的案桌前說道
“陛下,兩淮急報。”
在聽到了是兩淮的急報後,朱間慎立刻就是一急,馬上打開來查看。
在看到了上麵的內容後,立刻就瞳孔一縮。
隨後立刻製止了
“眾位愛卿,兩淮急報,李欽已經擊敗了韃靼大軍,殺死了韃靼大汗,受降了十多萬韃靼大軍。
逼迫太上皇封他為王。
並且李欽在河北還有山東的軍隊都開始南下呢。
現在整個兩淮都開始出現李欽的檄文了。
說李欽將攜帶大勝韃靼之兵威,帶三十萬大軍南下。
準備一舉打過長江,攻打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