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撤離兩淮(1 / 2)

金陵。

朱間慎在看到了何藤教撤離武昌後,也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隨著武昌的失守,湖廣算是徹底落入到了李賊的手裡麵了。

不過好在,何藤教撤離武昌前,就向他上表歸順了。

之前河南總督董忠樓,還有李靖隆都帶著自已的殘部,同時裹挾著一些百姓跑了過來。

自已都已經派人將他們給收編了。

雖然他們早就畏李欽如虎了。

見到李欽的軍隊基本上就是望風而逃。

讓他們去抵抗李欽,他確實是沒有抱有多大的希望。

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其他的作用。

那就是他們一路逃亡過來,沒有和江南的那些官僚士紳們產生任何的聯係。

也就是說他們是獨立於江南官僚地主士紳的軍隊。

尤其是之後,隨著何藤教帶著他的部隊過來,自已手裡麵沒有和江南有聯係的軍隊比重就又增加了。

自已手裡必須要有一支製衡江南的那些官僚,和他們關係不大的軍隊。

要不然自已從北方逃難過來,在江南什麼根基都沒有,僅憑史克法一個人的支持,是不可能建立絕對權威的。

最後自已隻能一點點的被他們架空,變成一個赤裸裸的江南朝廷。

所以自已必須加深這些和他們沒有關係的軍隊比重。

哪怕是他們的戰鬥力堪憂,見到李欽的軍隊望風而逃。

自已在收編了董忠樓和李靖隆後,就把他們調入了金陵。

就是為了和金陵內,那些和江南人組成的,和江南官僚關係過多的軍隊,相互牽製。

讓自已這個皇帝在中間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除了他們,他甚至都想將江北的楊智勇都調過來。

但是因為江南的反對聲音太大了,最後才沒有。

在處理好了這一切之後,朱間慎也翻開了

在翻開第一頁,他就愣住了。

上麵的這個大臣他的奏疏裡麵居然說,勸他放棄長江以北。

將胡宗賢的兩淮軍還有楊智勇的幾萬大軍都調到江南來。

要不然兩淮雖然水網密布,但是地勢平坦。

他們又沒有和李欽野戰的能力,最後隻有被李欽逐漸消滅的境地。

換句話說,江北現在已經極其難守了。

尤其是在李欽控製了山東和河南之後。

他的奏疏裡麵就說了,將這兩支部隊調到江南來。

憑借水師了優勢封鎖長江,讓李欽的大軍到不了江南。

隻要將他們調到江南來,他們就有充足的兵力了。

完全可以發動西征,在水師的配合下,控製長江,水陸並進,拿下江西,甚至收複湖廣,重新建立完整的長江方向。

之後再平定嶺南等地,依靠水師封鎖長江,休養生息個幾年,積攢實力。

而且李欽的軍隊成分複雜,同時手下又有李弘濟,洪承籌,薑鄉陽等軍閥。

時間一長,他們之間肯定會有衝突。

之後他們在江南厲兵秣馬,等待他們直接矛盾爆發,中原生變。

之後北伐中原,定可一戰功成。

朱間慎看著手裡的這份奏書,也是猶豫了片刻,但是還是將他放到了一旁。

他的這個計劃雖然有幾點可行的,但是整體意外太多了。

一旦放棄了江北,他們和李欽可就隻有一條長江防線了。

自古以來,守江必守淮。

放棄淮河防線,龜縮到江南,他們的縱深就被極大的壓縮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