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突如其來的人潮是李安早有預謀的一環。為了讓這一切看起來更為自然,他特意指示城門的守衛,在檢查過程中對所有人采取一視同仁的寬鬆態度,這比平常要鬆散許多。
因此,見到前方的百姓輕鬆出城,逃亡的胡人心中的警惕也隨之減弱。在心急如焚想要逃命的驅動下,他並未深思過多。
一旦逃出了城牆,他便不顧一切地向城外的據點狂奔。但他所不知的是,在他身後不遠處,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正在悄無聲息地跟隨。
與此同時,當那些留守在外的胡人得知二王子與小王子慘遭不幸的消息時,憤怒瞬間點燃了他們的雙眼,紅得如同燃燒的炭火。他們怒吼著要衝入京城為王子複仇。
然而,這激動的舉動很快被一名身形魁梧的大漢所製止。他不僅是這支隊伍的領袖,也是二王子最信任的將領。他的眉頭緊鎖,雙眼赤紅地注視著那位滿身狼狽的二王子親衛,接過了對方手中的玉佩,聲音冷冽而有力地說道:
“諸位聽我說!我知道你們的怒火和心痛,我比任何人都更希望為二王子報仇。但是,現在不是橫衝直撞的時候。二王子讓我們傳遞的消息若不能送達,他的犧牲就全然無意義了!如果消息不能傳到可汗那裡,我們的犧牲就更加毫無價值。”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憑我們現有的兵力和武裝,真的能突破京城的防禦麼?我們現在必須的行動是立刻返回王庭,向可汗彙報情況,請求他發兵征討大梁國。我們將成為先鋒軍,破城之日,我要親手將趙丞相的頭顱摘下,用作夜壺!”
隨著領袖的話語響起,原本嘈雜、憤怒的胡人逐漸安靜下來。雖然他們多是武力出眾,思維簡單的戰士,但也能感受到首領話語中的深意。他們或許可以犧牲,但二王子的死絕不能白白無果。
這番話語不僅重塑了士氣,也堅定了他們的決心,為接下來的行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隨著眾人的怒火逐漸被首領的話語平息,首領皺著眉頭,果斷地揮了揮手,下達了命令:“整理行囊,我們立刻啟程,返回王庭!”他的聲音堅決而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士兵們在接到命令後,雖心中怒火難平,但也隻能通過揮舞手中的刀刃來發泄心中的憤怒。他們快速地整理起自己的行囊,準備儘快離開這個國度,回到自己的故土,把這裡的一切告訴他們的可汗。
他們急切地希望可汗能派遣騎兵來進行偷襲,想要與二殿下的親衛一同直搗京城,將趙丞相繩之以法。他們相信,一旦自己的軍隊聲勢浩大地出現在京城之下,大梁國的皇帝必將不得不交出趙丞相以求和平。
在他們腦海中重複著複仇的誓言,他們手忙腳亂地收拾行囊,準備返回王庭以傳遞悲痛的消息。他們計劃不僅要趙丞相的人頭作為複仇的象征,還要讓大梁國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王子死得不明不白,更是因為在榮譽和血仇麵前,他們無法坐視不理。
然而,就在他們策劃著悲憤的計劃,忙碌地整理行囊之際,他們未曾察覺到,命運的暗流已在背後洶湧澎湃。一支影衛的隊伍悄無聲息地接近了他們。這些影衛並不穿著平日的裝束,而是特意換上了趙丞相府上死侍的製服,這種服裝的獲取對於訓練有素的影衛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儘管這些衣物上有著獨特的標誌——左臂上繡著的奇特圖案,這本是趙丞相府中人的特殊標識,但影衛們精心模仿的圖案足以以假亂真,特彆是在這些急於逃離的胡人眼中,他們根本無暇細辨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