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大笑落幕,梁青雲的目光重新鎖定在李安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迫切:“這玩意兒能產多少?一個月之內能供應多少?”
她心中清楚,時間緊迫。按照目前的形勢,胡人的大軍可能在一個月內便會南下,直逼京都。若無十三皇叔在玉門關的阻攔,京都的安危將岌岌可危。因此,這個月內能生產多少暗器,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存亡。
李安沉吟片刻後,回答道:“現如今我們的技術尚待提高,生產這東西頗具難度,因此速度上自然快不了。”
聽到這回答,梁青雲眉頭緊蹙:“工部現在全由你掌管,難道這技術還達不到要求?這裡聚集了全大梁國最優秀的工匠,若連他們都做不到,朕還能怎樣?”
李安無奈地回應:“陛下,這不僅是我們的問題,放眼世界,怕是沒有哪國工匠能輕易做到。”
梁青雲歎了口氣:“罷了,那就儘力而為吧。一個月能生產1000個,朕也有信心趕走那些胡人。”
李安突然笑了起來,調侃道:“陛下,您這可真是低估了我們的能力。我們的實力遠不止您想象的那樣。”
聽到李安的話,梁青雲眼前一亮:“何意?”
“其實我們每天的產能遠不止1000個。三個月內,確保每名士兵手中至少配備五枚此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番話讓梁青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個士兵五枚?這樣的數字實在是令人震驚。若真能如此,她有自信直接率軍深入敵境。
“你這是真的?還是在逗朕玩?”梁青雲半信半疑,眼神中帶著探究。
李安聳了聳肩,半真半假地回答:“陛下,我們不是一起經曆過戰場的嗎?我怎會欺騙您?”
聽到李安這略帶玩笑的話,梁青雲不由得瞪了他一眼。這家夥,真是敢說任何話,完全不顧場合。她瞥了一眼旁邊的鄧玉蟬,隻見她的麵頰上已經染上了緋紅,顯然也被李安的話語逗得心情微妙。
這一刻,儘管話語間帶著幾分戲謔,但梁青雲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如果真如李安所說,這將是大梁國一場意義非凡的武裝革新。
梁青雲此刻心中雖然震撼於手中這枚小巧而威力巨大的鐵疙瘩,但她並未理會李安的輕率稱謂。
“好極了,這玩意力大無窮,究竟名為何物?”梁青雲的聲音中帶著對這神秘物件的好奇與敬畏。
李安隨口回應道:“此物乃‘手榴彈’也。”
然而,梁青雲聽罷,眉頭緊蹙,旋即搖頭否定:“手榴彈?此名實在太過平庸,怎配得上其驚人威力?朕得親自賦予新名。”
這番言語讓李安不禁愣住,心中暗想,不就是命名問題嗎?難道真有必要重新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