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建議為梁青雲帶來了一線希望。
在這複雜多變的局勢中,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決定整個王朝的命運。
此時此刻,梁青雲和李安都明白,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精心計算,以確保國家的安全和未來。
眼下的局勢,使得梁青雲不敢輕舉妄動。儘管手雷的威力令人側目,但在規模龐大的戰場上,這幾千枚手雷還顯得力不從心。若能再有一個月的緩衝,使得每位士兵都能裝備手雷,那麼南山新軍的戰鬥力將會呈幾何級數飆升。
南山新軍尚在孕育之中,真正具備戰鬥力還需時日。李安之前的提議,若能成功地用使團震懾胡人,或許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就讓我們以強硬之姿迎接挑戰,展示大梁的實力。萬不得已時,讓這些胡人嘗嘗手雷的厲害,足以令他們心生畏懼。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露出底細,隻需讓他們窺見一二。”梁青雲的聲音堅定而冷靜。
李安深以為然,點頭同意。果然,胡人的使團如期而至,大約數百人馬,在京城外威風凜凜地列陣,顯然是要給大梁一個警示。
“啟稟陛下,胡人使團已至城下,並特地送來國書。”早朝時分,一名小太監氣喘籲籲地衝進大殿,手中緊握著厚重的國書。
殿內所有目光瞬間彙聚於那薄薄的紙片,每個人都急於知曉其內容,以及這將對大梁意味著什麼。
在眾目睽睽之下,梁青雲緩緩展開國書,然而她的眉頭卻越皺越緊,臉色逐漸沉了下來。這一變化讓在場的大臣們竊竊私語,紛紛猜測國書中究竟隱藏了何種消息,竟讓陛下如此不悅。
讀完國書後,梁青雲並未立即表態,而是示意旁邊的太監將國書遞給下方的大臣,首先是兩位王爺和六部尚書等高級官員。她想要讓他們親自看過這封書信,共同分析對策。
當國書在大臣們手中傳閱時,議論聲漸漸升高。每個人的表情都因國書內容的不同而變化,有的是驚訝,有的是憂慮,有的則是思索。這場外交較量,顯然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梁青雲靜靜地觀察著大臣們的反應,內心早已波濤洶湧。她清楚,這封國書不僅是一紙簡單的文書,更是胡人對大梁未來走向的一次嚴峻挑戰。
如何應對,將直接影響到王朝的安危和她的皇位穩固。
當國書一頁頁被翻看,一波又一波的憤怒在殿內蔓延。趙丞相的臉色愈發鐵青,他一步跨前,對著梁青雲深深一禮,聲音中帶著控訴與怒火:“陛下,這群胡人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們提出的要求完全是無理取鬨。至於他們提到的兩位王子,我們大梁根本毫無所知,他們完全是在捏造事實。”
然而,梁青雲對趙丞相的表現隻是輕輕一笑,那笑意裡帶著幾分譏諷和不屑。她深知趙丞相的表現不過是一場精心布置的戲,旁觀者若不知內情,定會以為他是真正的愛國忠臣。
實則不然,正是趙丞相的一手遮天,胡人的王子才命喪於此。他此刻的義憤填膺,不過是想把自己從這場政治風波中洗脫出來。
“朕也深感這些胡人的無禮。”梁青雲的聲音冷靜而有力,她繼續說道,“這明顯是他們借題發揮,試圖找借口對我大梁發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