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桑奇拉則在觀察到周遭官員的難堪表情後,心中暗自竊喜,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得意。他心想,這下看你們如何繼續囂張。他自認為此舉足以讓大梁群臣畏懼,沒有想到反而激起了梁青雲的強烈反擊。
“哼,我們可汗也算是給足了你們麵子,提前通知你們三個月的戰事。既然如此,你們就好好準備迎接我們的鐵騎吧!”桑奇拉的心裡雖然暗藏算計,他並不真心欣賞周碩,因而這也是為了將自己置於有利位置的一種手段,希望通過這種強硬的態度換取可汗的青睞。
然而,梁青雲的回應卻遠比預想中的要強硬得多。“你們的猖狂已足夠,現在,既然話不投機,不必再多言。來人,把他們趕出去!”梁青雲的聲音堅決而有力,讓包括周碩和桑奇拉在內的三人大感意外。
桑奇拉本以為梁青雲看到戰書會畏懼,或許會哀求寬限,甚至提出割讓土地和財富以求和平。然而,梁青雲的堅定態度讓他錯愕不已,疑惑她從何而來的勇氣。就在昨日,他還從六王爺那裡得知梁青雲手下兵力不足五萬,他怎敢這樣輕易地接受挑戰?
這一切的發展出乎桑奇拉的預料,梁青雲的回應,不僅是對他的挑釁的回擊,更是對整個胡人勢力的公然挑戰。在這樣的政治和軍事對峙中,每一個決策都顯得至關重要。
“陛下,您若真的將我們逐出,便等同於接受了戰書,您須預備迎接我們胡人的鐵騎。”周碩見局勢緊急,掙紮著站立,他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嚴肅。雖然言辭堅定,心中卻在不斷咒罵桑奇拉的魯莽,自己精心布下的迷霧被一時衝動撕得粉碎,本可用以迷惑、拖延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流失。
他知道,一旦對方加固京城防禦,戰事將變得異常棘手,數不儘的兵士將白白犧牲。他暗下決心,一旦回營,必須向可汗說明此事,讓桑奇拉為其魯莽付出代價。
在他的話音未落之際,梁青雲身旁的劉老將軍已經躬身一禮,鏗鏘有力地提議:“陛下,既然敵人戰意已定,我們又何必束手待斃?不如直接將戰事提前,何需等待三月之約?老臣願率先鋒至玉門關,誓將敵軍一網打儘。”
這番話讓李安心中暗歎。老將軍的壯誌豪情雖值得欽佩,但如今的大局並不適合急躁開戰。眼下朝局尚未穩定,兵力也不足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全麵戰爭。最佳策略無疑是拖延時間。
如果能延續戰事至三月後,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招募新兵,整頓軍隊,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之舉。至於藩王的兵馬,那便待日後再行收複。
而當李安正在籌畫未來之策時,周碩再次發言:“陛下,雖我身為漢人,實不願見到同胞淪為屠戮之物。此事本無需升至戰爭之地步。”他的話還未說完,劉老將軍便不屑地一呸:“呸!你還算什麼漢人?不過是胡人的走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