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流民突然間擁有了如此巨額的財富,難道不會引起人們的嫉妒嗎?不僅是士兵們,就連官員們也會嫉妒不已。
一百兩啊,那可是足足一百兩銀子,他們幾年的俸祿加起來都沒這麼多。不過,唯一對李安感到高興的官員恐怕要算劉老將軍了。
此時,劉老將軍內心真的為李安感到高興,畢竟李安是他一直看好的後輩,再加上梁青雲是他的乘龍快婿,李安更是他的得力助手。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他刮目相看呢?
如果不是李安是個太監的話,老將軍絕對會把自己家的侄女嫁給他。在這巨大的勝利喜悅之中,所有人開始班師回朝。
至於那些胡人的屍體,當然是讓他們活著的胡人自己找個偏僻的地方埋葬。剩下的一些胡人,在處理完同伴後,梁青雲也沒有加以責難,而是讓他們全部回到草原。
這些胡人在得到特赦後,激動不已,一個個匆匆離去。但與他們來時的意氣風發不同,他們此時一個個都帶著狼狽之色。
然而,他們離開京城時並不知道,一支隊伍悄無聲息地跟隨在他們身後,每個人的背後都背著一個長長的布包。至於這包裹裡裝的究竟是什麼,眾人並不得而知。
接著,李安跟隨梁青雲回到了朝堂。由於剛剛經曆了勝利,於是朝廷立即召開了朝會。
金鑾殿上百官分左右而立,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最前方的身著亮銀鎧甲的青年身上。儘管僅僅過了一天,但此時的他已經得到了全新的尊重,沒有人敢再小看這個太監。
因為李安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不僅在之前的策劃中表現得機敏狠辣,而且在戰鬥中展現了統兵的勇猛。
麵對胡人的進攻,他不僅從容應對,還能以一當十,令人難以置信。最重要的是,他帶領的南山衛實在太過強大,讓每個人心生畏懼。
在眾人保持沉默之際,劉老將軍邁步向前,向梁青雲行禮,高聲恭賀:“臣恭賀陛下又喜得一員良將!”
隨著老將軍一聲高喝,梁青雲麵露喜色。
“哈哈,老將軍之言不虛,今日得此良將,誠乃我大梁之幸也!然李安尚幼,願老將軍日後繼續指點。”
兩人交談,使得朝臣無不嫉妒心生。此番早朝幾乎成了梁青雲的獨唱,李安也成了眾人矚目之處。誰能想到這年少的太監竟能有如此戰功?
此番朝議製定了不少政策,如若往日,梁青雲之言定然遭到重重反駁。
但今日非昔日也,得益於李安之勝,朝堂上無人敢有異議,全權歸於梁青雲。
至於六王爺,如今已是身處險境,唯恐卷入風波,故不敢親臨朝堂,以整頓邊關軍務為名,留在府中。
朝中唯有趙丞相,儘顯低調之態,生怕惹上不幸,隻能押寶於其兄之兵權。
然趙丞相內心早有盤算,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弄到李安所用之兵器。
此物威震百裡,不僅可製胡人,亦可製己方。
若老十三圖謀叛逆,必先以此兵器為敵。
倘能掌握此物,成功可期。
故趙丞相心念著是否與李安接觸,或在梁青雲前賣好,乃至犧牲一些微權以取悅之。
而李安,此戰之後晉升為二品,不但官階有升,其南山衛亦可擴編。
今日之李安已是偏將,所領非千人,而六衛皆從之,南山衛可從三千擴至六千,皆由朝廷供給。
雖李安前以工坊供職,惟私兵與官軍有彆,且南山衛之實力如此,五百人已令人震撼。
若擴編至六千,其威力豈非更勝?
儘管眾人心中充滿了害怕和恐懼,但卻沒有人敢於出來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