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眾人的議論紛紛,李安沉聲而道:“如今正值緊要關頭,敵人的動向無人可知。故此,傳令下去,全軍輪流休息,但需保持隨時備戰的姿態。記住,火銃彈藥要隨時準備妥當,確保一登城牆便能射殺敵人。”
至於滿彈藥筒帶來的隱患,李安心中有數,這般火銃巧設安全考量,非同後世之槍械,不會輕易走火。這火器更像是後世網絡上所見的那種專為發射煙火而設計的槍型發射器,必須先點燃引信,方能引發火藥,才能放聲雷鳴。
正值李安指揮眾將準備就緒,一名傳令兵慌慌張張地衝入指揮塔,似有緊急軍情。
一名急匆匆的斥候跪倒在李安的腳下,氣喘籲籲地報道:“啟稟李大人,敵軍浩蕩而來,數以十萬計的步卒如黑雲壓城城欲摧,而不見騎影,步行而進。”
李安聞言,臉上不見驚慌。畢竟作為經驗豐富的戰士,他深知戰場變幻莫測,敵之使用手段,無所不包。因此,他迅速命令全軍備戰,不以鼓聲示警,而是選擇用心機對心機,保持沉默,以假象迷惑敵人,讓對方誤以為城中毫無察覺,沉浸在虛假的平靜中。
這樣的靜謐,對於步步逼近的胡人大軍來說,無疑是激勵他們心中的野心:若能悄無聲息地接近至三百步,發起突襲,那嘉峪關的陷落似乎指日可待。想到這裡,領頭的胡人將領心中激動莫名,他強壓下欲要高呼的衝動,轉而將澎湃的戰意收斂於心底,輕盈的步伐不斷,如獵豹般接近獵物,企圖在黑夜的掩護下無聲無息地逼近城牆。
但即便如此,如山般的隊伍難免有聲響傳出,在三裡外就被李安的耳目所捕捉。與此同時,李安的守軍卻依舊未有任何慌亂之態,這讓胡人將領不由得愣住了步伐——他無法理解,麵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洪流,漢人為何還能如此淡然,甚至在他們的眼中,竟閃爍著一種異樣的光芒,那是從未在其他士兵眼中見到過的堅定與凜然。
“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不可再有遲疑!”胡人首領心中暗自告誡,終於在隊伍逼近三裡之際,揮手高呼:“兒郎們,向前衝啊!”伴隨他的號令,十幾萬大軍如洪水泛濫,向著城牆湧去,每一個士兵都是鍛煉有素的戰士,高梯迅速架起,一切都在默契之中運轉。
而當衝鋒的先鋒已至城下五十步,一切似乎已到了最緊張的臨界點。就在這時,李安的聲音如雷霆炸響:“開火!”緊隨其聲,城牆上劃破夜空的是一串串的火星,那是火銃填彈前的獨特之響,李安耳熟能詳。這火光的閃爍,便是開啟死神之門的鑰匙,瞬間將對方衝在最前的士兵擊倒在黃塵之下。
李安的目光如炬,掃過那些躍躍欲試的弓箭手,他們的手指已在弓弦上輕輕跳動,等候著一聲令下。而那些掌握投擲機的兵士,更是焦急萬分,幾乎在摩拳擦掌,手中的拋石機裡裝載的,乃是能夠在敵群中引發慘絕人寰浩劫的炸藥包。
這些包裹著鐵釘、鐵珠等殺傷物的炸藥包,一旦爆炸,其威力之猛,堪比雷霆萬鈞,足以在敵軍心中播下恐怖的種子。
那些龐然大物的大炮,此刻也開始加入戰場的恢弘交響樂中。當投擲手的臂力釋放,將死亡的種子投入敵陣,城牆之上的火炮便如同雷神之錘,一下下敲擊著戰鼓,發出轟隆隆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