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若是李安不曾踏上征程,那些身處朝堂之人,恐怕已被命運的骰子拋向那血與火的前線。麵對滾滾而來的胡人三十萬鐵騎,他們的生命又豈能保全?因此,在他們的心湖裡,李安的身影投下了一道難以言說的暖光。
或許沒有他,他們現今那得來不易的安寧也將不複存在。即使這平靜不過是曇花一現,也足以令人感激涕零。李安的勝算,在他們的心中,或許如同天邊的星星,遙不可及。
當然,李安手中那些異於常人的利器,在一番激烈的試煉中已顯鋒芒,但眼前的現實是,他們之所以能存活至今,仍然是僥幸。他們的人數,與胡人的大軍相比,無異於滄海一粟。
以寥寥數人之力,抵禦三十萬大軍,這豈不是癡人說夢。
“休要再言!”梁青雲的聲音震撼廟堂,其強橫之氣勢令眾臣如遭雷擊,噤若寒蟬。他們互相對視,無一人敢再出言,生怕一語成讖,招致禍端。
至於戰事的成敗,他們心中的疑慮從未消散。兩位王爺此刻卻異常沉穩,不複往日的狂跳,隻是默默低首,沉浸在自己的陰影中,而這場戰爭似乎給予了他們過於沉重的打擊。
趙丞相更是無言以對,他的親弟正身處那三十萬大軍之中,一旦梁青雲震怒,他的結局恐怕不堪設想。若非家書頻頻,囑咐他務必留守朝廷之中,此刻他或許早已匆匆逃往玉門關。
梁青雲的眼光掃過兩人,他們的態度讓他心中了然。他鄙視這兩個老滑頭至極。如果李安真能大勝,那將是他清算這些人的時候。
隻要李安能夠凱旋,趙丞相的高位必將不保,甚至那十三叔也將難逃法網。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那登徒子是否真有此能耐。
“陛下,良藥苦口利於病,這些話雖刺耳,還望陛下早作準備。恐怕此刻胡人的戰旗已經直指嘉峪關,朝我們的京城進發了。陛下,時間不容遲疑,務必要有所準備。”
就在朝堂的官員們默然無聲之際,一位禦史忽然挺身而出,他的臉上寫滿了決絕。
他的氣勢仿佛已經置生死於度外,即便知道這番話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他仍舊義無反顧地把這份忠言奉上。
這無疑是將梁青雲推向了烈火之上。
在這關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關頭,若梁青雲真的下令將那言官拖出斬首,那豈不是草菅忠良之舉。眾人心想,難道梁青雲手下的太監之言成了箴規矩律,那觸及國家安危的重大議題,豈能讓一介宦官左右?
那言官心裡明白,即使梁青雲心中怒火難平,也不會真的對他怎樣,這才使得他敢於吐露心聲。言罷,他的目光偷偷投向六王爺,見那王者依舊神色自若,如古鐘深鳴,越發地堅定了他的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