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本將軍連體操都做了,仍舊不敵你啊。”
“這與我無關,將軍,請多擔待,此乃職責所在。陛下說了,你詭計多端,
非要把你打到無力反抗方休。”
這話險些激得李安破口大罵。
好一個皇上,你說的話像人話嗎?
幸虧派來的是柳淑,換作是個五大三粗的,我還不得苦不堪言?
總而言之,在這場曆時半晌的室內切磋與唇槍舌劍後,李安終於走出房間,
雖然麵沉如水,眉宇間卻鎖著深深的不甘。
“不可,這樣下去豈能成事?哼,本將軍的威嚴豈能儘喪於你這小丫頭手中?”
踏上城樓的階梯,李安心中已開始密謀對付那丫頭的計策。
巡視城牆一番,無事發生,李安返回了城主府,
畢竟,那胡人的動靜還需時日才能顯現。
至於此刻是否該直接發兵攻打敵方,李安心中早有定論——斷然不可。他所秉持的策略乃是以逸待勞,靜候敵軍歸巢草原之時,一網打儘。
暫且按下宏圖大略不表,單說李安返回城主府,秋菊便匆忙迎上,細心地侍奉他卸下沉重的盔甲,繼而以柔荑輕揉他的肩背,力道適中,溫暖人心。然而,秋菊心頭卻泛起了前所未有的疑惑:這兩日間,這位向來躍馬橫刀的李安哥哥竟顯得格外沉穩,與他平素作風大相徑庭。她不禁自問,難道是哥哥心中有了難言之隱?
想到此處,秋菊不由暗自懊惱,責怪自己太過粗心,未曾深究哥哥內心的微妙變化。看來,自己還需更為細膩地體察他的情緒。
正當秋菊心中盤算著如何更好地照顧李安時,她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讓李安猛然一驚,身軀瞬間緊繃。他迅速握住了秋菊的手,麵容嚴肅,正義凜然地說道:“秋菊,這些日子讓你受委屈了。但你須知,這裡是軍營,正值戰時,不容私情介入。若我身為將軍帶頭如此,又如何讓手下的士兵信服?”
言罷,他輕輕拍了拍秋菊的手背,眼眸中流露出不易察覺的溫柔。這一幕,彆說秋菊,就算是旁人見了,如若不知內情,也會誤以為這位素以風流浪蕩聞名的將軍也有其鐵骨錚錚的一麵。
可真相何如?恐怕唯有李安自己心知肚明。他未曾料到,梁青雲為他安排的竟是如此棘手的角色,就連他也難以應對。尤其是對方那超凡的武藝,讓他又敬又畏,愛恨交織。這些複雜的情緒,作為男兒,李安自然不會輕易向秋菊吐露,更不願將這份軟弱展現在愛人麵前。
秋菊聽著他的話,望著他的舉動,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原來,自己深愛的男子肩上擔著如此沉重的責任,反觀自己,實在顯得小家子氣。她不禁對自己產生了些許自責。
“哥哥言之有理,是秋菊婦人之仁了。哥哥勞累一日,我去準備沐浴。”說罷,秋菊退出房間,留下李安一人在室內長舒一口氣。他暗自思量,不能再這般下去,明日必須避免與柳淑那丫頭糾纏,否則自己的逍遙自在恐將毀於一旦。
古語有雲,男子豈能吊死在一棵樹上?世間佳人如林,何愁無處尋芳蹤。
李安未曾預料的是,此番歸來,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意外的驚喜。而與此同時,在京城之中,勝利的喜訊已傳遍大街小巷。報捷的士兵一入長安,便高舉戰書,沿途高呼:“大勝!大勝!”起初,民眾不解其意,直至聽聞前方戰役大捷,紛紛奔走相告,全城沉浸在自發的慶賀之中。
胡人,對於大梁國百姓而言,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多年以來,兩國交戰不斷,幾乎家家戶戶皆有壯丁被征召入伍,戰場生死難料,多數家庭都有親人在胡人的利刃下喪生。
因此,對京城的百姓而言,胡人是不折不扣的大敵。
這次,傳言中的李將軍率軍大敗敵軍,怎能不令人心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