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無疑是直接觸怒了劉老將軍。
更為顯而易見的是,這番話語意圖昭然,欲將劉老將軍的權柄摘下,贈予李安,
這不僅是對李安的深深敬意,更透露出一種急於諂媚逢迎的情愫。
眾人原以為,劉老將軍的臉色定會驟變,
但當他們的視線彙聚於老將軍時,卻驚訝地發現,他的麵容無波無瀾,甚至嘴角似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上揚,
這使得眾人一時之間,頗感困惑。
此時此刻,其餘幾人也紛紛挺身而出,
對吏部尚書的建議表示讚同,同樣期望李安能晉升至一品大將軍之位。
顯然,這一提案獲得了眾人一致的認可,
畢竟,李安的功勳確乎是前無古人,後鮮來者。
授予他大將軍之職,實至名歸,
何況,在治軍練兵之才上,他遠勝在場的任何一位武將,
由他執掌帥印,無疑能確保大軍穩如磐石!
更何況,那劃時代的火銃,也是出自李安之手,這更使他在軍中的威望達到了令人敬畏的地步。此時,劉老將軍忽地站起身來,
他向李安投去一眼,嘴角含笑,隨後轉向梁青雲,拱手作揖,緩緩道:
“老臣以為,吏部尚書之言甚是,
李將軍此次確係功勳卓著,因此,老朽此位,是該讓賢了,讓與李將軍擔任。
而一品之位,他也完全擔當得起。
懇請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無人不感意外,但這念頭稍縱即逝,畢竟,劉老將軍乃梁青雲的嶽丈,
且李安又是梁青雲的左膀右臂,
如此一來,老將軍退位讓賢,不僅合情合理,
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明智之舉。
如此,依托老將軍的聲望,加上李安的赫赫戰功與多麵才能,梁國的軍隊必將牢握於手,
這真可謂是雙贏的局麵。
況且,歲月不饒人,老將軍年事已高,的確應是時候讓位於賢能了,
若他久居其位,待下次戰役來臨,恐成難題。
然而,梁青雲的想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隻見他對著老將軍輕輕擺手,轉而麵向文武群臣,朗聲道:
“眾卿所言誠然,李安此次確有大功,但劉老將軍居此位,成績斐然,無需另覓他人。”
話音甫落,全場皆是一片愕然,
文武官員們目光彙聚於梁青雲,滿麵疑惑,
各自心中暗暗揣測,陛下何故如此言語?
為何不晉升李安?
難道他不想提升李安?還是說,他不願動皇後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