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還需耐心,心急則捕不到大魚。"
"去查,小路子調職禦膳房,究竟是何人所為。"
此番調查,玉蟬早已有了答案——竟是梁青雲身邊的老太監所為。
宮中太監職位調動,若非陛下親令,皆由這位老太監一手包辦。更令人驚訝的是,禦膳房中小路子的位置幾乎每三日至五日輪換一次。
"這老家夥手段高明,練武秘而不宣,還藏著一本秘密賬本。看我如何將你繩之以法!"
李安心思一轉,計上心頭。
"我最尊貴的女王陛下,如今敵人藏於暗處,但我們有監控為眼,順藤摸瓜,必將他們一網打儘。"
"明日我要取得那小冊子和陰陽賬本,需你助我一臂之力,前往尚衣局。"
梁青雲欣然允諾。
又逢午膳時分,李安在尚衣局的長椅上佯裝入睡,鼾聲連連,待小路子一出現,正要接近桌子之際,
"陛下駕到,尚衣局眾人接旨!"
眾人聞聲即刻奔出迎駕,即使有人想喚醒李安,也為時已晚。
誰敢違旨不遵,除非是不要腦袋了!
李安卻裝睡不起,直到確認室內無人,猛然從長椅躍起,直撲向那張桌子。
依循小路子的方法,按下桌邊機關,輕敲三聲,一本小冊子果真從桌麵下掉落。
李安迅速翻開冊子,意圖一目十行,然而映入眼簾的,竟是空白一片!
"哎呀,這無字天書叫我如何解讀!"
事情遠比想象複雜,正當李安欲將小冊歸還原位,卻發現冊子竟無法複位。
而宮外,梁青雲準備的旨意冗長,老太監念了足足五分鐘方宣告完畢。
眼見時間緊迫,李安索性將那小冊子悄然置於桌底,心知肚明,待會兒小路子自會收拾妥當。
小路子歸來,一番忙碌後驚見冊子赫然躺於地麵,誤以為是自己的疏忽掉落,心中並未生疑。
一番徒勞後,李安對未能揭開小冊子的秘密耿耿於懷。待第二次羅通甫入室門,皇後駕臨,聲勢浩蕩,言說為碧霞增添新裳。
皇後親至,眾人自然不敢怠慢,唯有李安依然故我,悠然臥於長椅之上。
這一次,李安順暢無比,將那陰陽賬本內容一一過目,果真有了驚人發現。
原來,每日送達皇宮的那些上乘布匹、蠶絲綾羅,大多被秘藏入庫,作為國庫儲備。
吳都統三人被黜之日,因蠶絲遲至,且未得三位都統驗視簽字,竟被退回。
而後送來的新的一批蠶絲,其流向非十三王爺府,竟是直指國庫儲備。
“既入庫中,為何偏言分予十三王爺?”李安百思不得其解。及至他對比兩本賬目的總額,才驚覺上呈戶部的賬本竟較秘密賬本貴出一倍有餘。
宮中所用綾羅綢緞皆由國庫支付,日增數百兩看似微不足道,累積之下卻數額驚人。
不對,梁青雲曾言,尚衣局自先帝以來,無有過失,從未遭受查探。
這意味著,數十年間,尚衣局的賬目從未有人質疑。
此事,讓李安對十三王爺心生疑竇。
不久,腳步聲漸近,李安連忙放下兩本賬冊,複又裝作熟睡模樣。
禦書房內,玉蟬緊盯著監控畫麵,終窺得小路子之行蹤。
小冊子經禦膳房,匿於食盒之中,由專人轉交,最終落入老太監之手。
至於冊中隱藏何等秘密,李安則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