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對玉蟬的解答略感疑惑,隨即解釋道:“這隊人馬原屬於趙丞相的親衛軍,當親衛軍被納入大人體製時,考慮到他們守護護城河的職責,便保留原狀,未作調整。”
此言一出,即便是愚者也能領悟,護城河的守衛實為趙丞相心腹。
由此,李安大膽推測:
“趙丞相利用護城河便利,傳遞消息,助幕後黑手完成國庫資產的轉移。已知的參與者包括老太監與黃堅。”
梁青雲默默點頭,李安的推理不無道理。
“玉蟬,你安排些看似無所事事之人在護城河垂釣,實為截取密信,同時,涪陵江上遊也不可忽視。”
“密信真的存在?”
直覺告訴李安,指揮使居所秘道與護城河及涪陵江的巧妙聯結絕非巧合。
他憶起梁青雲曾提,趙丞相與十三王爺乃一母所生,若他們聯手,一切皆有可能。
玉蟬忽有所悟,從懷中掏出半包棕色粉末。
"稟陛下,微臣已秘密查探,三位前任指揮使恐遭人暗中毒害,其症狀與現下情形頗為相似,皆為此毒所為。”
梁青雲目光銳利,直視玉蟬:“此乃何方毒物?”
“源自西域之奇蠱。”玉蟬回道。
西域奇蠱欲入大梁,必經玉門雄關,而十三王爺坐鎮其地,難免引人遐思。
“陛下,中此蠱毒者,世間無藥可解,三位指揮使不出半月,恐將七竅流血而殞。”
三位指揮使之知甚深,其命恐難留存。
“既無解藥,便由天定,勿動聲色,以免打草驚蛇。”
明知新任指揮使與老宦官有隙,卻隻能暗中綢繆。
李安隨手取過少許蠱藥,輕嗅其味。
“將蠱藥交予我,或可覓得一線生機。”
梁青雲見狀,心驚膽戰。
“速放下,莫非忘了身份?此乃蠱毒,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雖未言儘,李安已深切感知梁青雲之憂慮。
“勿憂,我自保無恙,更不舍棄你母子,尚待稚子喚父之聲。”
言罷,李安溫柔環抱梁青雲,同時悄然握住玉蟬之手。
"吾豈能讓佳人空守,非吾風流本色,況影中嬌妻尚待孕珠。"
梁青雲依偎李安懷中,心感一絲慰藉,此浪子尚存情義。
繼而,李安謀議,為吳指揮使設一假死之局,以圖轉移療毒。
選中吳指揮使,因其背景查證,家人或遭暗殺,或被流放。
若吳指揮使得生,胸中怨恨足以使其吐露諸多秘辛。
“汝真能救吳指揮使?”玉蟬疑問道。
此乃奇蠱,從未聞有治愈之例,能逃一死已是萬幸。
“莫忘我南山學府與吾之力,此蠱藥留與我便是。”
既決心從吳指揮使處尋突破,自當竭力,且老宦官對一“亡魂”自是不會起疑。
李安遂向梁青雲請辭早朝,徑赴南山學府。
此行非獨為解藥研習,更為緊要者,乃設計新款漢服,以應梁青雲日益顯懷之需,於貴婦間引領新風尚。
價碼非關盈虧,重在襯托貴婦之高雅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