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唐不僅是前朝遺臣之後,他更有著另一重關鍵身份——十三王爺秘收的義子。國庫的管理大權,實則操於他手,其餘九位免死金牌傳人皆是他的助手。
而玉泉山及糧倉的苦力,實則是十三王爺以重金從大理寺贖出的死囚。他們曾徘徊於生死邊緣,故而一釋放便被割舌,成為無言之士,沒有姓名,對他們而言,能存活已是萬幸。
得知此事,李安終於理解了劉唐何以視他們如草芥。更令人震撼的是,這批卑微如蟻的勞工竟有兩千之眾,多數隱匿於玉泉山的寨子之中。
能在天子腳下暗中集結如此規模的隊伍,且全是大理寺中的罪犯,足見十三王爺的籌謀深遠,早已綢繆多時。
不僅如此,玉蟬還查悉軍火兵器早已轉移至王府後山的一處偏院,而綾羅綢緞藏於乾坤布莊,糧食糖類則置於金友糧鋪。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庫的儲備遠超李安的預估。
萬一十三王爺利用這批物資起事,深居宮中的梁青雲將毫無招架之力。
明確了十三王爺私藏國庫物資的所在,下一步行動尤為關鍵。
此事非同小可,必須與梁青雲仔細商議,共謀對策。
“玉蟬,你先安心養傷,待痊愈之日,再尋一位穩重之人,接管我城南新啟的太平糧鋪。”
“至於十三王爺那邊需待新兵熟稔戰技,方能送往邊疆,這期間尚餘半年光陰,可供我們奮力一搏。”而轉瞬半年,亦是梁晴雲分娩之時,李安肩負之重,可謂泰山壓頂。
月沉星疏,玉蟬深知李安久未得片刻安寧。
這一宵,她默默承受新添傷痕,隻為拂去李安連日的風塵仆仆。
孰料,李安竟對她這傷員尤為體貼,甘願暫斂鋒芒。
“傷痕累累,猶對我暗送情愫,真乃磨人心誌的小精靈。”
時日悄然流逝,李安已數日未曾踏足早朝。
沒了李安的日子,六王爺與趙丞相亦感索然無味。
恰逢金鑾殿之路,二王邂逅李安,心中不由湧動幾許興奮。
“李大人,數日未見,何故氣色大減,可是昨晚未能安寢?”趙丞相關切而問,步步趨近。
李安駐足,麵上掛著一抹難以捉摸的淺笑,徐徐言道:“近日忙於南山城事務,確是未能安眠。”
內心深處,李安卻恨不得直言訓斥二位王爺:
‘哼,我李安所忙何事,爾等豈能無知?’
‘日思夜想著我家寶貝的帝位,不是裡應外合,便是密謀掏空國庫,叫我夜不能寐。’
見李安境遇不佳,六王爺的老臉頓時鬆弛,得意言道:
“李大人,本王忽憶一喜訊,本王供奉的福祿壽玉佩昨夜綠光頻閃,持續良久。”
此語令趙丞相豔羨不已,其手中福祿壽玉佩除受賜之初曾有異象,此後再無光芒顯現。
“嗬嗬,或許六王爺近日常行善舉,故得天神嘉獎。”李安隨意搪塞,嘴角卻不經意上揚。
原來,昨夜與玉蟬溫存之際,不慎觸碰玉佩控製器,無意間促成六王爺一時風光。
六王爺自認得天眷顧,愈發趾高氣揚:
“本王記得,當日陛下並未賜予李大人玉佩,此事頗耐人尋味。”
“李大人身為我大梁護國大將軍,莫非陛下遺忘?待我稍後提點陛下,此事斷不可忘。”
眼見六王爺殷勤獻媚,趙丞相自是不甘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