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一言,在下李安,正是肩負護國重責之大將軍李安!”話語甫落,幾個耕作的農夫不禁身形一頓,彼此交換著狐疑的眼神,最終仍是以搖頭否認作為回應。
“哼,一看便知是信口雌黃,企圖假冒我國尊貴的大將軍,簡直是癡心妄想!”
“對,我們的大將軍出身非凡,與爾等截然不同,豈是你能隨意效仿。”
聞此,李安心中雖波瀾微起,但旋即釋然。畢竟,在這個通訊尚未發達的時代,帝王微服民間亦時常不為人所識,況他對麵不過是一群純樸至誠的鄉親,不識他也情有可原。
於是,李安並不介懷,隻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以略帶戲謔的語調發問:“難道諸位以為,身為大將軍,即便是有那一層身份,便不能擁有我這樣的風貌?”
本欲以此自嘲博眾人一笑,卻不料,一旁的老農直接以手中的鋤頭,不經意間將李安輕輕推倒在地,這一突發之舉讓李安措手不及。儘管以他的修為,抵禦這點外力輕而易舉,但在這些手無寸鐵的農民麵前,他終究不願展露分毫。
老農隨即挺直腰板,鋤頭指天,語氣中帶有幾分訓誡:“方才我等失禮,不應妄言李安大將軍之事,既是我們不當言,你這等閒雜人等,更是無權置喙!”
一旁,一位老嫗亦挺身而出,情緒激昂地補充道:“大將軍李安,乃是我大梁國之棟梁,擊潰匈奴,保家衛國,雖身有小恙,卻比這世間多數男兒更顯英雄本色!”
“比男子更有男子氣概!”李安聞此肺腑之言,心中歡愉如春日花開,厭倦了朝堂中的曲意逢迎,這民間的真誠讚譽讓他倍感振奮。果然,民心如鏡,洞若觀火!
“吾國民眾,實乃勤勞善良之典範。”李安心潮澎湃,欲起身表達謝意,卻被眾人善意阻攔,他們堅持要待官府人馬來處理這所謂的“竊案”。
“人數眾多,我自是插翅難飛,那便靜待官府前來。話說回來,既然說我竊取粟米,那請問,你們的粟田又在何處?”
這番從容自若,讓幾位農夫頗感意外,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向李安敞開心扉。原來,在這叢生的荒草之間,稀稀落落地隱藏著幾行粟苗,可惜土壤肥力大多被野草吸走,收獲寥寥。
而這微薄的粟米,便是他們一家數口賴以生存的口糧。
望著因自己不慎跌倒而被壓壞的粟苗,李安心中湧起一股不忍:“如此貧瘠的收成,如何維係一家生計?你們計算過總共種植了多少畝粟嗎?”
農夫們半信半疑,但還是據實以告,隻種了三畝地。李安方才壓倒的地方,恰恰正是這三畝左右,若能悉數收獲,雖疏落,卻也能得百斤粟米左右。
“你休要誆騙於我們,否則定將你告上公堂,治你欺詐之罪!”
麵對指責,李安苦笑不已,自己堂堂護國大將軍,何至於此?
不多時,戶部官員錢楓領著一行人與官府人員風塵仆仆趕到。得知有人行竊且已被控製,官差二話不說,上前便欲拘捕李安。
“好個大膽賊人,竟敢偷竊粟米,拿下!”
李安望向急步而來的眼前人,嘴角微揚,甚至不屑於解釋。這副模樣,讓一旁的老嫗大為錯愕:“這賊人方才還自稱是李大將軍,怎的一見官府之人,便默不作聲了?”
“哼,原來是招搖撞騙之徒!二位大人,此人冒充大將軍,又偷竊粟米,還望大人替我們做主!”
在農夫眼中,那百來斤粟米,無異於生命之源。
“放肆!速將李大將軍釋放!”
錢楓一聲令下,兩名衙役立即將李安鬆綁。不僅如此,錢楓還親自上前,為李安拂去衣上塵埃,小心翼翼地詢問:
“李大將軍都敢捆綁,你們活得不耐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