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丞相眼尖地發現了小黃犬旁的饅頭被人取走,當即厲聲喝止。
"來人,把那些搶奪本王沾佛光饅頭的閒人拿下!哼,膽敢與本王爭食,不怕項上人頭不保嗎?"
顯然,趙丞相對於這些特彆的饅頭有著不同尋常的情感。
李安卻擔憂此舉會誤導皇城中的百姓,將犬隻視為聖物,舍棄正常飲食而追求這種奇異的體驗。
"丞相大人,若您對這幾隻小狗如此喜愛,不如索性為它們安置一座豪華居所,以您的財力,自然是不在話下。"
想到這裡,李安走上前,試圖勸阻。
"還望丞相見諒這些普通百姓,他們哪能與您相比呢?您受過神靈的啟示,自然能品出那些饅頭中蘊含的真諦,而我們凡夫俗子是無法體會的。"
或許是因為說慣了這種言不由衷的奉承,李安的表情控製得恰到好處,絲毫未引起趙丞相的懷疑。
而趙丞相對李安的話十分受用,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得意。
"好吧,本王並非無情之人,你們幾個今後留心些,不可再犯,今日之事,本王姑且寬恕。"
李安一聽,連忙招呼那幾位差點遭殃的百姓前來謝恩。
“爾等還不速來叩謝隆恩?今日得以趙丞相寬恕,實乃祖上積德之福祉,青煙繞墳,福澤深厚。”
“望諸君銘記於心,世間並非人皆如趙丞相般,兼備福德與權能,能承蒙佛光洗禮之物。”
“趙丞相非池中之物,爾等切勿妄圖效仿。”
李安之言,如絲竹入耳,令趙丞相飄飄欲仙,啃食饅頭之舉愈發豪邁。然此番話語,實則為旁觀百姓所設,意在提醒。
昔時,貴族風尚,常為平民追逐,琉璃璀璨,香氛繚繞,乃至漢服高腰輕盈之美,皆成潮流。唯獨犬齒餘痕之饅頭,不足為範,李安借此機緣,明言以誡。
六王爺立於一側,麵色微赧。潔白衣冠者不可得,糙糠之食亦難以下咽,風頭儘數被趙丞相奪去。
“哼,難道本王不配神祇垂憐乎?”
昔日權傾朝野,今非昔比,與趙丞相並駕齊驅之日已逝。麵對讚譽,六王爺心中酸楚,難以掩飾。
忽而,一絲轉機閃現——那幾隻小黃犬成了其目標。
“來人,將那幾犬抱與本王,尋其主,本王願以重金購之,納其靈性於王府。”
六犬溫順入懷,竟無半分抗拒,觀此景,趙丞相終按捺不住,麵露渴求望向六王爺。
“六弟,這六犬皆具靈性,何不分二予我?吾家中後院廣袤,擬建神犬宮闕,以供尊崇。”
六王爺礙於顏麵,選四健碩犬自養,而將瘸腿斷尾之二犬留給趙丞相,後者感恩戴德,李安旁觀,唯有苦笑。
“二位殿下,是否爭來之物更為甘甜?”
及至午時,李家饅頭鋪售罄,二王懷揣愛犬,安置於馬車首席。犬隻若能言語,定會驚異,區區數個包子,竟使命運軌跡驟變。
世人雲:生而為人,或不如犬,今日一幕,似為此語注腳。
未幾,饅頭之名,傳遍皇城。未嘗其味者,齊聚“李家饅頭”車前,祈求早日營業,以購饅頭。
李安雖顯疲態,仍揮手致歉:“諸位海涵,工匠皆疲,今日無法再製,改日必償各位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