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梁青雲與玉蟬之安危,李安決心查個水落石出。見糊弄不過,吳連生唯有苦笑:“下官僅是推測罷了。”
“推測?吳大人斷案不依事實證據,反以臆測為基?”吳連生聞此,一時語塞,麵上火燒火燎。
平日裡,他位高權重,又有趙丞相與十三王爺暗中撐腰,黑白顛倒亦無人敢置喙。而今,李安既折其威嚴,又質疑其能力,使其心下忐忑。
李安察其不悅,卻不欲罷休:“袁仵作,將驗屍報告呈給吳大人過目。”
袁仵作乃李安昨晚帶往廢墟的平凡仵作,出身低微,技藝卻極為精湛。官階之壓,迫使吳連生不得不從。及至閱畢袁仵作之報告,那絲絲入扣的證據與推理,讓吳連生自愧弗如。
依據袁仵作提交的報告,可以清晰辨明,這兩撥凶手背景迥異,趙丞相麾下的那群惡徒,似乎連臨終前的最後一絲抵抗都已放棄。
至於廢墟中發現的那些,則明顯不屬於胡人刺客之列。
閱讀完畢,吳連生緊張得全身戰栗,顯然事態已無法隱瞞。他借口尋找檔案匆匆離去,實則是向趙丞相傳遞信息。
“李大人稍待,我即刻取些檔案,務必查明這些凶手的真實身份。”
然而,李安心中盤算的卻是引趙丞相親臨,麵對麵的對質也許能揭露更多隱秘真相。
趁吳連生離席的空檔,李安輕拍袁仵作肩頭,鼓舞道:“你對仵作這一職的熱忱顯而易見,隻要你勤勉不懈,有我李安在,定會讓你有一番作為。”
袁仵作聞言幾乎要跪地謝恩,幸虧李安及時製止了他。出身低微的袁仵作從不敢想象,有朝一日能得到李安的賞識。
梁國雖有科舉製度,多數仕途卻依舊仰仗舉薦,寒門書生若想為官,機會寥若晨星。
“安心做事,其餘交給我。”李安低語。
及至吳連生歸來,手捧數卷厚重案宗。
“李大人,請稍候,這些卷宗記錄了近年來的刺殺案概覽,或許能找到與此次事件相吻合之處。”見吳連生難得的專注,李安滿意頷首。
“袁仵作是現場的直接見證者,吳大人不妨允他一同審閱,或許能加速線索的浮現。”李安的話語,雖似請求,卻帶幾分不容置疑。吳連生自是無從拒絕。
儘管袁仵作專業能力出眾,吳連生內心卻不以為意。在他眼中,袁仵作這樣的小角色,手下多如牛毛。
吳連生召來幾個隨從,擺出一副仔細查閱的姿態,唯獨袁仵作全神貫注,邊翻閱邊仔細記錄。
李安仍舊悠哉地二郎腿高翹,半閉著眼睛,一切儘在掌握之中。隻要他在大理寺盯著吳連生,此案就不會輕易蒙混過關或被忽視。
兩個時辰後,趙丞相風塵仆仆趕到。
原本在府中悠閒地享用麵食,卻被吳連生的緊急傳喚打斷。一見李安,趙丞相臉色立時陰沉。
“這家夥真是陰魂不散,昨日設局陷害本王,這筆賬,本王記下了!”
儘管心存怨懟,趙丞相也不敢明麵上與李安對抗,隻好陰陽怪氣地說:
“李大人今日雅興真濃,竟放下工部、禮部的重任,光臨刑部遊覽。”
其言下之意,自然是嫌李安多管閒事。
李安假裝從淺眠中悠悠醒轉,懶洋洋站起。
“喲,趙丞相,是不是正享受麵食呢?氣色看起來不錯。來刑部並非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