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珊的傷亦幾近痊愈,她戴上梁青雲的麵具,臥於龍榻,繼續調養。
今日之計,是在李安歸來前,拒絕接見任何官員,既是為了自保,也是為了碧霞的安全考慮。
李安為梁青雲備好膳食後,又將療傷中的可可抱來陪伴她。
諸事安排妥當,李安隨即令羅珊以碧霞之名頒布兩道聖旨:
其一,要求六王爺加強岩山大營警戒,實施嚴格的全天候皇宮巡邏,確保逆黨無法滲透武衛隊。
其二,命趙丞相協調六部,暫時代理國政兩日。
之所以定為兩日,是因為兩天後便是乞巧佳節。
李安對趙丞相極為信賴,此緊要關頭,趙丞相斷不敢輕舉妄動,最多隻是籠絡人心而已。
而乞巧之後,一切自會明朗。
一切部署停當,李安方召回玉蟬。
眾人聚齊首務,乃是清點手槍數目,三十餘支,無一遺失,李安這才心安。
“爾等聽令,此手槍迅捷勝劍,百步之內可奪人性命,如此神兵利器,絕不可落入逆黨之手。”
“未經我允準,除非特殊情由,任何人不得將手槍帶出禦書房,違者,格殺勿論。”
“屬下遵命!”
這看似無情的規矩,實則是對梁青雲安全的最大保障。
畢竟,這些手槍,正是抗衡劉福的關鍵所在。
料理完禦書房事宜,李安方乘攆轎急赴乾坤宮。
乾坤宮內謎團重重,袁通判自然不可或缺,需同行解謎。
早在劉福偽信送達之前,李安已悄然將袁通判接入宮中。
劉福暗中窺見李安離宮,心中蠢蠢欲動,卻礙於接到聖旨的六王爺嚴守聖意,對皇宮各處嚴密排查,宮中行者皆需核對身份,稍有不符,即刻拘捕。
未及半時辰,六王爺便大有建樹,拘禁了三十多名身份不明之人。
劉福聞訊,焦急萬分。
“可惡的六王爺,關鍵時刻怎不糊塗些?若十三王爺登基,同脈相連,豈會薄待於你?”
皇宮上下,暗流湧動,那三十名可疑分子口徑一致,聲稱自己乃前朝餘孽,圖謀複辟。
另一邊,趙丞相按李安留下的暗示,安穩群臣,更特彆強調忠於朝廷者,家族昌盛,富貴綿長。
禦書房偷襲無望,劉福隻得將全部賭注押在乾坤宮。
一旦李安倒下,梁青雲難撐一日,屆時一把火燒儘禦書房,隱患儘除。
乾坤宮前,李安手提厚實包裹,靜候門外。
不久,袁通判自趙丞相的攆轎中步下,一切皆在李安算計之中。
唯有如此,方能確保袁通判安然無恙。
“嘿嘿,劉福,看你如何氣急敗壞!”
不出所料,藏身於乾坤宮對麵小柴房的劉福,目睹袁通判下車,怒火中燒,麵如土色。
“真是活見了鬼,那老不死的竟敢戲耍於我!哼!”劉福怒火中燒,手中的茶杯應聲而碎,隨即下達了不容違抗的指令。
“那袁姓小子昨日僥幸逃脫了鬼門關,今日,我要求你們,不擇手段,也要將他重新送回閻羅殿的門檻前!”
實則,袁通判在這場紛爭中扮演的角色本無足輕重,甚至最初並未被列入劉福的刺殺名冊。
然而,他的屢次出現如同絆腳石,一次次打亂了劉福精心布置的棋局。
更令人憤慨的是,明明為他備好了鶴頂紅的斷魂宴,他竟也能死裡逃生。
若袁通判乃武功蓋世之輩,逃過此劫尚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