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重現,那便是連大人了,我幼時曾從父皇口中聽說過這個名字,遺憾的是……”言至此,梁青雲的語調不由自主地沉了下來。
彼時年幼,雖知曉“滿門抄斬”四字的冷酷,卻未曾深切理解其背後的殘酷與重量。言辭間,她的心緒不禁又飄回了對父皇的深深懷念中。
李安見狀,連忙把握住這一瞬,溫柔探問:“娘子大人,這連雍與劉福有所關聯,關於連雍的過往,您可還有印象?”
歲月悠悠,除卻對父皇的記憶依舊刻骨銘心,其餘往事在梁青雲心中已漸行漸遠。然而,適才連雍言及父皇下令誅連氏九族之事,竟莫名讓她心頭一緊。
在古代,誅九族乃極刑,象征著滔天大罪,而自己方才,卻為護李安,輕易將此等重罰脫口而出。
悔意與回憶交織,梁青雲忽憶起父皇研讀《莊子》時,曾歎息自己對不住連家一門。
“慢著,我想起來了,父皇生前誦讀《莊子》時,曾提及連大人,滿是愧疚。”
梁青雲的語氣平淡,那段回憶顯然並不美好。李安敏銳捕捉到妻子情緒的微妙變化,關切詢問:“我的寶貝娘子,你沒事吧?先穩坐勿憂,我即刻返回你身邊。”
可以想見,梁青雲此刻臉上掛著一抹難以名狀的憂愁,孤身一人,無人相伴。這樣的時刻,女子最渴望的莫過於一個溫暖的懷抱。
但梁青雲卻出奇地鎮定:“不可,你先助我解決連大人之事,我在此靜候佳音。”
要知道,連雍在遭遇滅族之前,乃是帝王最為信賴的禦前衛總管,常伴帝王左右。
帝王對他極為倚重,即便是在乾坤宮中閒暇小憩,亦喜有連雍相陪。
如此一來,連雍便有了與尚是孩童的梁青雲相遇的機會。
李安對梁青雲態度的突變感到驚訝,再三確認她無恙後,便精心挑選了一大批美食,以慰藉梁青雲與玉蟬。
“我的寶貝大娘子,今日讓你擔憂了,待我歸來,定要好好補償你。”
梁青雲對李安的承諾輕輕點頭,她的手輕撫過小腹,心中默念:‘我的小皇子啊,待你阿爹歸來,我們再將這好消息告訴他。眼下,且讓他先替母皇處理這些棘手之事。’
念畢,腹中的小生命似有感應,輕輕蠕動,仿佛是對母親話語的回應。
“連大人武藝超群,你行事務必小心謹慎。”
梁青雲叮嚀完畢,依依不舍地結束了通話。
時至今日,連雍的身份謎團與案件的迷霧逐漸散去,李安手持激光切割槍,毅然決然地卸下了全身的防彈裝備。
“真是個糊塗透頂的老頭,非得大費周章去證明那個害自己的人是劉福。”
“人性啊,有時偏愛自我欺騙,自欺欺人。”
李安昂首闊步邁向議政廳,目睹著麵色凝重的袁通判將搜集到的證據一一陳列開來。追溯至十數年前,十三王爺致先帝的書信中屢次提及“上都護庸”,細數之下,確鑿無疑的信件中共有八次提到了“上都護庸”。
“連前輩,晚輩鬥膽猜測,‘上都護庸’中的‘庸’字,極有可能是上都護名諱中的一字。”
“且從十三王爺的書信中不難看出,他有意庇護這位‘上都護庸’,而先帝亦默許了這一行為。”
“請您深思,彼時您身邊,可有人名中帶有‘庸’字?”中判官言畢,連雍仿若靈魂出竅,整個人愣在當場。
隻聽他怒吼一聲,一掌拍下,桌麵應聲而碎,其上的書籍也隨之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