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深知柳川易口中詞句輕易出爐,非是無因。
柳家乃江南赫赫有名之大地主,龐大的田產如同星辰繁多。
若是以殺雞儆猴之舉,恐怕會牽連到柳家的根本利益。
趙青此番本欲以倡議之名,降低地主們對農人的租金負擔,然而此舉響應者寥寥無幾,使得他仿若麵頰承受了響亮的一掌。
難怪如此,趙青雖身居內閣首輔之位,但權柄似乎正漸漸回歸君王手中,威懾力大不如前。
減租,事關地主階層的利益,他們豈會輕易從命?
此事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一時之收益,而是土地價值的長遠大計。
李安躊躇滿誌,心知即便自身親發倡導之帖,其效用恐怕亦難超趙青之策。
帝王思慮再三,遂出言道:“朕亦覺得不宜輕易動武,不如此事就讓趙愛卿與柳愛卿領銜,召集天下各地土地多富、勢力大盛的族長至京一遊。”
李安麵帶微笑,聲音溫和而堅定:“朕在此保證,聚首之時,無非是把酒言歡,朕不會動用絲毫行政之力。”
帝王的目光如炬,掃視著朝中文武百官,其中不乏世家大族子弟。通過他們,李安的旨意,如同細水長流,滲入每一個世家地主的耳中。
眾所周知,能屹立於族群之巔的,豈能是池中之物?
天子召見,於常人而言乃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盛宴之下往往藏有深意,皇上此舉明顯是欲說服他們降租,這使得此次召見帶有兩重味道。
然而,任誰都明白,皇上的和藹邀約,是給予的尊重。
若是真有不顧大局之意,錦衣衛的拘捕令早就到了。
因此,縱然心中千般不願,萬般無奈,亦隻得應命前去。
朝堂上議事繼續,尤其是工部報告的水利建設,今年的財政消耗在此一項上就已頗為巨大。
對抗旱澇之災,哪怕是李安前世所在的年代,亦無太多妙策可施。隻能加強堤壩、河道之建設工作,年複一年地持續努力。全國範圍內的水利開支彙總,恐怕也不亞於軍費開支。
至於鎮壓叛亂的戰事,梁瑤已經提前歸京,但餘部大軍仍在收拾殘局,並未有正式戰報傳來,因此關於此事的討論並不多見。
……
忙碌了一個早上,李安終於把一些事情交接清楚。
朝氣蓬勃的他,穿越了紫禁城內錯綜複雜的廊道,踏入了東暖閣的門檻。
東暖閣,如其名,朝東而建,每當朝陽初升,陽光便會透過雕飾華美的窗欞,灑入屋內,斑駁陸離,美不勝收。
然而,今日東暖閣內的景象,卻與往常的溫馨寧靜大相徑庭。
他看到梁青雲靠坐在精細的楠木椅上,麵色蒼白,一陣陣的痛苦將她的眉頭緊鎖,嬌弱的身軀微微顫抖。
她正低頭俯在旁邊的玉瓷盆中,嘔吐不止。